•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世界自閉癥日:他們是“星星的孩子” 這些自閉癥“信號”別忽視

            2022-04-02 14:23:32     來源:人民網

            有這樣一群兒童,他們被稱為“星星的孩子”。他們目光澄亮,卻對人視而不見;聽覺靈敏,卻對父母的呼喚充耳不聞;發聲正常,卻不與他人交流……他們,只是一群普通的孩子,卻被自閉癥奪去了光芒與色彩。

            4月2日是世界自閉癥日。自閉癥,也稱孤獨癥,到目前為止病因不明,致殘率極高且無法治愈。

            “自閉癥是一組發生在兒童早期的廣泛性發育障礙。罹患自閉癥的兒童主要表現為社會交往和社交交流障礙,以及興趣狹窄和刻板重復的行為模式。”哈爾濱市第一專科醫院精神科主任醫師張延承表示,作為一種精神障礙疾病,現代醫學認為,自閉癥是由多種因素導致,常與遺傳等因素有關。胎兒大腦發育關鍵期接觸有害環境,也可能是導致發病的原因或增加疾病發生的可能性。

            “自閉癥癥狀一般在兒童1.5~2歲時逐漸顯現,家長容易發現的早期癥狀是語言障礙。”張延承提示,孩子在嬰幼兒期如果出現以下現象,要及時就醫。

            回避目光接觸,對他人的呼喚及逗弄缺少興趣和反應;沒有期待被抱起的姿勢或抱起時身體僵硬、不愿與人貼近,缺少社交性微笑,不觀察和模仿他人的簡單動作。

            對主要撫養者缺乏依戀,對陌生人缺少應有的恐懼,缺乏與同齡兒童交往和玩耍的興趣,交往方式和技巧也存在問題。

            “如果家長能盡早發現自閉癥兒童的不同之處,就能爭取到非常寶貴的就診、早期干預的機會,可明顯改善自閉癥患兒的結局。”張延承說。

            目前,自閉癥治療的方法有應用行為分析法、結構化教育、人際關系發展干預、地板時光、關鍵行為訓練技術、早期丹佛干預模式等。張延承表示,不同患兒需根據具體情況制定方案,建議家長選擇正規康復機構,使用科學的干預方法。

            同時,患自閉癥的兒童需要家長更多呵護。張延承說,在看護小月齡的嬰兒時,建議父母親自養育嬰兒,增加與嬰兒的親子交流;隨著嬰兒月齡增加,要逐步培養其規律的進食、睡眠等生活習慣,多與嬰兒玩看鏡子、藏貓貓、尋找聲音來源等親子游戲,幫助嬰兒識別他人的不同表情;對于幼兒,要給予其探索環境、表達愿望和情緒的機會,引導、鼓勵孩子玩一些功能性游戲,做簡單的家務活。(閆妍)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