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李毅中:不斷提升工業領域數字化水平

            2022-03-29 10:36:23     來源:人民網(北京)

            我國工業領域企業體量大、門類多、技術復雜,數字化轉型的任務也更繁重。互聯網企業經過上半場發展,積累了人才、技術和資金,正在把注意力加速轉移到工業領域,這是很好的趨勢

            數據是生產力的新要素,通過對數據的開發、利用產生價值,數字化催生出新技術、新產業、新模式、新業態,從而形成數字經濟這個新的經濟形態。其中,新技術、新產業提升了生產力,新模式、新業態則變革了生產關系。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再次強調,“促進數字經濟發展”“促進產業數字化轉型”。在工業領域推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實踐探索有4個路徑。

            一是信息技術和工業技術的深度融合。應該說,無論是在信息領域還是工業領域,各自的前沿技術都在不斷創新突破,各顯風采。將信息技術與工業技術相融合,通過信息技術的引導和助力,融合聚變迸發出新能量,產生新增量。

            二是互聯網企業和工業企業的深度融合。現階段,工業企業要盡快熟悉、掌握信息技術,增強數字化、智能化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互聯網企業則需要更多了解工業制造業。要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賦能”是企業的自我變革。

            三是信息人才和工業人才的深度融合。兩類人才各自成長、各有專攻,同時也要向復合型發展。此外,在人才能力建設之上,則是團隊的融合,從而對行業發展痛點難點進行聯合攻關,優勢互補。

            四是培育平臺型服務企業為行業和社會服務。當前有幾類平臺:超大型互聯網企業和運營商、聚焦特定領域的專業平臺、解決行業共性問題的聯盟平臺、由傳統制 造業企業數字化成功后提升成為服務平臺。這些平臺發揮各自優勢,形成廣覆蓋、有層級的服務網絡,一些基礎薄弱、資金有限的中小微工業企業,可以通過這些平 臺,尋求相應的解決方案。

            我國工業領域企業體量大、門類多、技術復雜,數字化轉型的任務也更繁重。互聯網企業經過上半場發展,積累了人才、技術和資金,正在把注意力加速轉移到工業領域,這是很好的趨勢,值得期待。

            (作者為工信部原部長、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會長,本報記者白之羽采訪整理)


            《 人民日報 》( 2022年03月29日   10 版)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