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晝夜兼程的抗疫“擺渡人”:多耽誤一分鐘,就多一分鐘傳播的風險

            2022-03-27 08:40:15     來源:人民網(北京)

            身著防護服待命中的大巴車司機。李杰攝

            人民網漳州3月26日電 福建本輪疫情發生后,有一群司機,隨時待命,隨身隨車備有酒精、消毒水,出車必穿防護服,每次結束任務,連人帶車整體消殺。

            奔波在疫情防控一線,負責風險系數高、工作強度大的轉運工作,他們就是漳州市龍文區轉運專班的工作人員——晝夜兼程的“擺渡人”,聞令而動、有令必行,只為每一次的使命必達。

            身著防護服待命中的出租車司機。李杰攝

            “擺渡人”前往轉運現場。李杰攝

            “多耽誤一分鐘,就多一分鐘傳播的風險。”龍文區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龍文區轉運專班在做好信息核查工作后,及時與隔離點對接安排轉運,確保車輛10分鐘內抵達工作現場,力爭3小時內完成轉運,爭分奪秒,與病毒賽跑。

            支援轉運工作的張港林(右)與社區工作人員核對信息。李杰攝

            譚千富和張港林就是這樣的“擺渡人”。從3月20日至今,他們就承擔起密接、次密接人員的轉運工作。

            需轉運到隔離點的相關人員有序上車。李杰攝

            譚千富說,最多的時候他一夜轉運了5批密接者,如果某個環節稍微動作慢一點,整個轉運過程就要花費一個多小時。由于轉運工作經常會接觸到密接、次密接人員,為了保護自身安全,駕車過程中需要身穿全套防護服,防護服密閉、不透氣,每一趟轉運后都疲憊不堪。

            轉運途中的張港林借著手機燈光工作。李杰攝

            “穿脫也不方便,脫一下噴一下酒精,要從里到外,慢慢卷著褪下去,一點都不能碰到外面那一層,這些都是有嚴格流程的。雖然繁瑣,但是一點都不能馬虎。”談起防護服穿脫,張港林也頗有感觸。

            “擺渡人”張港林(左一)與隔離點工作人員交接。李杰攝

            需隔離人員有序下車。李杰攝

            對每位“擺渡人”來說,危險、辛苦不言而喻。在他們身后的團隊——轉運專班,無論是喧囂的白晝,還是靜謐的夜晚,始終保持待命狀態,在接到工作指令后,立 即開展信息核查工作。在核實基本信息的過程中,既要保證信息真實有效,還要及時安撫重點人員情緒,排解轉運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做到“讓任務可行,讓風 險可控”。

            轉運專班工作人員進行信息核實。李杰攝

            據悉,自3月13日至25日,漳州市龍文區累計報告本土確診病例11例、無癥狀感染者4例。龍文區轉運專班的工作人員不分晝夜、日夜兼程,轉接重點人員,力爭將病毒傳播幾率降到最低。(蘇海森 李杰)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