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農田增添“科技范” 三亞南繁春耕忙

            2022-02-20 08:16:06     來源:人民網(北京)

            人民網三亞2月19日電(牛良玉)早春時節,三亞崖州灣科技城現代生物技術育種先行試驗區一片繁忙,科研人員在園區內來回穿梭,工人們忙著將不同品種的水 稻按照區域進行播種,無人機在農田上方飛行收集著相關數據......這片300多畝的試驗田種植著大豆、玉米、高粱等作物,為提升科研效率,基地內部署 了“天、空、地”科研設備進行管理,并積極推廣種業CRO業務,為南繁育種科學家提供全鏈條服務,加快形成“科研+服務+新農業”產業鏈。

            為科學家減負,讓科研更專注。“田間的播種、翻地這樣的一些比較基礎的工作在這里都可以交給技術工隊來完成,我們有更多的時間用于科研工作。”崖州灣種子 實驗室研究院曲明南表示,CRO模式讓他從簡單基礎的工作當中解脫出來,與此同時,該科研團隊也正與基地保持聯系,為分子育種提供一整套的技術流程,共同 完善基地的服務。

            據介紹,在CRO模式下,第三方公司可以在需要時為科學家提供專業的服務。當前,該基地根據不同的需求,正積極探索全程服務、訂單式服務等多種服務,不斷完善,滿足科學家們多樣化的需求。

            “天、空、地”多維度,科技為科研賦能。土地有沒有蟲害、缺不缺水、肥力夠不夠只需打開電腦便能一目了然,土壤各項指標、大氣環境數據經過大數據中心的整 體分析就可以幫助基地及科研人員作出決策......這些一系列“高科技”手段都正陸續在這片土地上實現,崖州灣科技城現代生物技術育種先行試驗區基地保 障部負責人袁清波告訴記者,目前基地正在籌備“天、空、地”一體化的智慧農田管理模式,利用衛星遙感、無人機、地面監測設備對農田的相關數據進行實時采 集,助力科學家做好各項科研工作。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