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1年12月13日天津首次報告發現奧密克戎境外輸入病例以來,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天津、廣州、長沙、深圳、浙江、河南等多個省市報告,其中廣州、天津、河南等多地有本地病例報告。
奧密克戎是否會擴散傳播?我們該如何防控?武漢大學流行病與衛生統計學教授宇傳華告訴健康時報記者:“稍有松懈,就有可能會造成奧密克戎在其他地區擴散傳播。目前應繼續堅持快速響應與動態清零的常態化防控策略。”
新華社記者郝源攝
多地出現奧密克戎感染
1月9日,天津市疫情防控指揮部發布消息稱,1月8日24時,天津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完成新增2例本土病例新冠病毒全基因組測序。經分析比對,并經中國疾控中心確認,2例本土病例新冠病毒均屬于VOC/Omicron變異株(BA.1進化分支)。天津也是國內首個報告發現奧密克戎境外輸入病例的城市,2021年12月13日,天津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報告在12月9日天津市境外輸入新冠病毒無癥狀感染者中發現奧密克戎感染者。
1月10日上午,河南安陽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發布通告稱,1月8日,安陽市在主動檢測人群中篩查發現2例本土新冠病毒核酸陽性,基因組測序顯示2例感染均為奧密克戎變異株,與天津市津南區現有本地疫情屬同一傳播鏈。
據“無錫疾控”公眾號,無錫市于1月10日首次檢出1例奧密克戎變異株感染者,該感染者于1月5日從澳大利亞飛上海入境,在上海進行為期3天的集中隔離后經轉運專班閉環轉運至我市進行集中隔離,市疾控中心對該感染者呼吸道標本進行新冠病毒全基因組測序和序列分析,結果為新冠病毒VOC/Omicron變異株(BA.1進化分支)。
宇傳華告訴健康時報記者,奧密克戎(Omicron)是繼阿爾法(Alpha)、貝塔(Beta)、伽馬(Gamma)和德爾塔(Delta)之后的第五種變異毒株,全球已波及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近兩周全球每日新增確診病例平均達200萬,約為上一個月新增確診人數的4倍,近1周每日新增確診病例超200萬。2021年12月13日我國首個報告了內地奧密克戎境外輸入病例,近期已在天津、河南等地發現了奧密克戎本土病例。”宇傳華補充。
宇傳華指出,該毒株擁有更多的刺突蛋白突變,這意味著奧密克戎與人體有更高的適應性,傳播能力極大增強。一般病毒離開了載體便會很快死去,然而現在的新冠病毒不僅可以附著在非生物體上面傳播,甚至可以在空氣中生存相當長的時間,直至尋找到宿主。因此,稍有松懈,就有可能會造成奧密克戎在其他地區擴散傳播。
1月9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接受浙江新聞客戶端采訪時指出,“此前有數據表明,奧密克戎主要引發的是無癥狀或輕癥感染,這反而是此次疫情防控的難點。輕癥使得病毒隱匿性極強,難以識別。有更多輕癥病人待在家里面,在家庭傳播,只有當重癥病人出現時候才去就診,才會被發現,這時候已經傳染了一大片。”
我們應該采取哪些措施?
由于奧密克戎變異株傳播力、免疫逃逸能力更強,我國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新冠防控任務更加嚴峻。宇傳華建議,一是目前應繼續堅持快速響應與動態清零的常態化防控策略。二是繼續加大以支撐世界開放的有效疫苗與藥物儲備,以及公共衛生及醫療資源儲備,加強針對奧密克戎等新變異毒株的疫苗研究。三是繼續眾志成城,上下齊心應對奧密克戎等新毒株。日常保持1米距離、佩戴口罩、開窗通風、勤洗手、少聚集、接種疫苗等個人防護措施需要人人遵守。
吳尊友呼吁大家,防范奧密克戎要特別注意這兩點,“一是由于奧密克戎癥狀較輕,發現更難,更易傳播,對于病人個體來說是好事,但是對于群體防范來說難度更大,是一大挑戰,這一點在以前的新聞報道或者討論方面被忽略了。第二點就是奧密克戎使得疫苗效果折扣比其他的變異毒株更大,所以特別需要打加強針。” (孔天驕)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