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20日,世衛組織總干事譚德塞在瑞士日內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2021年新冠肺炎疫情奪走了至少330萬人的生命,2022年世界必須結束新冠肺炎大流行。此言一出,引起各方關注。
“這并不是說到2022年新冠肺炎就終結或消亡了。”12月22日,北京市豐臺中西醫結合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喬樹斌告訴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而是指隨著世界范圍內新冠疫苗接種人數及現在已患病人數的增加,人群免疫屏障逐步建立,基本已經達到大面積人群的群體免疫。除非新冠病毒再發生大的變異,新冠肺炎再造成世界范圍內的大流行的可能性不大了。也就是說,目前的形勢下發展,到2022年新冠肺炎可能不會對世界形勢,比如政治、經濟、文化等造成重大影響”。
中國抗疫模式值得向世界推廣
據了解,“大流行”是此前世衛組織對流感的定級之一,根據世衛文件表述,流感主要分為6級,其中最高一級便是“大流行”,其指的是病毒的人際傳播發生在一個世衛組織區域的至少兩個國家中,并且在世衛組織一不同區域至少其他一個國家發生了社區層面的暴發。
喬樹斌介紹,未來到明年或以后在一段時間內,局部小范圍內的偶發病例或局部社區傳播出現還會存在,“但實踐證明,中國應對新冠疫情快速處置、動態清零的模式是很成功的,發現一起盡快隔離,盡快解決,快速處理,這樣的經驗也值得向世界推廣”。
何為疫情防控動態清零?國家衛健委新冠肺炎疫情應對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專家組組長梁萬年曾在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動態清零”策略不是“零感染”,而是指常態化防控階段要最大限度早發現、早治療、早處置,堅決防止出現疫情社區持續傳播。
上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也在5天前發文稱:“近期長三角、珠三角、西北地區頻發德爾塔的散發與局部暴發病例,但是中國的動態清零策略已經被證實4周左右終能應對。我們跑贏病毒只是時間而已,無需恐慌。”
“這個冬季和春節我們將和國際社會一起度過最后一個寒冷的冬季,我們終會‘撥開云霧見天日,守得云開見月明’”張文宏說。
需全世界齊心協力
根據世衛組織實時統計數據,截至歐洲中部時間12月21日17時15分(北京時間12月22日0時15分),全球累計新冠肺炎確診病例274628461例,累計死亡病例5358978例。21日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新增543414例,死亡病例新增6488例。
“如果我們要在明年結束這場新冠大流行,必須在明年年中之前,確保每個國家(或地區)70%的人口都接種了疫苗,并消除疫苗分配不平等的問題。”譚德塞表示,想要做到這一點,需要全世界齊心協力。
譚德塞呼吁,所有人都要承擔起自己的責任,做出艱難的決定,取消一些節日慶祝活動,以遏制病毒的傳播。他同時呼吁所有國家都來投資預防未來這種規模的災難,并加快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呼夢瑤 林敬)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