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衛組織12月18日公布,全球已有89個國家及地區出現奧密克戎感染病例。據健康時報不完全統計,截至12月18日24時,國內已有廣州、天津、杭州3地發現奧密克戎感染病例7例。其中,本土累計確診4例,境外輸入3例。
天津:發現首例境外輸入奧密克戎感染者
12月13日,天津市衛健委通報,天津市疾控對12月9日天津市境外輸入新冠病毒無癥狀感染者檢測分析,經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復核,確認檢出新冠病毒奧密克戎變異株(B.1.1.529進化分支),是中國內地首次發現新冠病毒奧密克戎變異株。據天津市公布的疫情防控信息,該病例為波蘭籍,由波蘭輸入,入境后已集中隔離且全程閉環管理。自本輪疫情以來,天津無新增本土確診病例。
廣州:累計出現4例奧密克戎確診病例
12月14日,廣州疫情發布會通報,發現廣東省內首例境外輸入奧密克戎陽性病例。該病例系11月27日從國外入境,隔離期間多次陰性。12月11日,解除隔離后乘飛機(CA1837)返回廣州,閉環轉運至廣州越秀區家中居家隔離,12月13日確診為陽性病例。
12月16日,廣州新增1例確診病例,為上述境外輸入確診病例同一棟樓居住患者。12月17日,新增1例確診病例,也為境外輸入病例同樓居住患者。12月18日,廣州報告1例確診病例,為納入集中隔離的密接中發現。
長沙:發現2例奧密克戎病例
12月18日,湖南疾控對12月16日湖南省境外輸入新冠病毒感染者呼吸道標本進行新冠病毒全基因組測序和序列分析,經中國疾控復核,均確認檢出新冠病毒奧密克戎變異株。該2例感染者系入境閉環管控人員,目前在定點醫院隔離治療。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感染科主任醫師林炳亮此前在接受健康時報采訪時指出,奧密克戎已成為許多國家流行的主要變異株。病例在閉環管理中被發現,相對來講影響較小,不需太過擔心,但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和警惕。
值得關注的是,當地時間18日,世衛組織在最新發布的技術簡報中指出,截至16日,全球已有89個國家和地區出現奧密克戎毒株。現有證據一致表明,奧密克戎毒株的傳播速度明顯快德爾塔毒株,倍增時間在1.5-3天之間。奧密克戎毒株正在人口免疫水平較高的國家迅速傳播,目前尚不確定其傳播速度加快在多大程度上與免疫逃避或內在增加的傳染性有關。世衛組織預計奧密克戎毒株很可能會在出現社區傳播地趕超德爾塔毒株。(陳龍飛)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