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10余萬候鳥棲息 雄安白洋淀成了“鳥的天堂”

            2021-12-22 07:56:05     來源:人民網(北京)

            人民網雄安12月21日電 (劉師豪)作為華北最大的濕地生態系統,白洋淀被譽為“華北之腎”,是野生鳥類在華北中部的重要棲息地。雄安新區設立后,隨著生態環境治理不斷深入,白洋淀水質達十年來最好水平。煥發新機的白洋淀,成為了“鳥的天堂”。

            今年入冬以來,白洋淀濕地保護區管理中心工作人員及當地愛鳥人士先后觀測到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大鴇、青頭潛鴨、黑鸛,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黑翅鳶、灰鶴等珍稀鳥類的蹤跡。其中,青頭潛鴨分別在兩片不同的水域被發現,累計數量超過120只,為歷年最多。

            來到白洋淀的青頭潛鴨。賀友順攝

            來到白洋淀的青頭潛鴨。賀友順攝

            來到白洋淀的青頭潛鴨。賀友順攝

            “大鴇已經是連續16次在雄安新區越冬了,青頭潛鴨是《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極危’物種,它們的出現,表明了白洋淀生態環境持續向好。”白洋淀濕地保護區管理中心工作人員齊洺介紹。

            來到雄安新區越冬的大鴇。賀友順攝

            來到雄安新區越冬的大鴇。賀友順攝

            來到雄安新區越冬的灰鶴。賀友順攝

            來到雄安新區越冬的灰鶴。賀友順攝

            鳥類是濕地生態系統的頂級生物群落,是濕地最活躍和最醒目的生物類群,也是濕地生態系統健康的重要指示生物之一。近來,安新縣自然資源局同河北大學鳥類科研團隊、鐵塔公司聯合開展了“空天地”一體化智慧監測體系建設。目前,越冬鳥類監測淀存量超過10萬只。

            為做好野生鳥類保護工作,雄安新區安新縣自然資源局采取了多種措施,全力營造安全、良好的野生鳥類棲息環境,讓越冬鳥類。據介紹,截至11月15日,白洋淀野生鳥類總量達230種,較雄安新區設立之前增加了24種。

            在府河流域棲息的鳥類。齊洺攝

            在孝義河濕地內棲息的野鴨。韓戰橋攝

            “通過舉辦愛鳥護鳥宣傳活動,為熱心救助愛鳥人士頒發榮譽證書,設立熱心公益、護鳥衛士和愛鳥護鳥形象大使,讓廣大群眾的思想意識得到提升。同時,我們組 織巡察人員深入到農家院、飯館、特產店檢查,嚴禁商戶利用野生動物招牌虛假招徠顧客,要求商戶簽訂禁食禁捕責任書,鼓勵社會公眾對違法獵捕、販賣、經營鳥 類等野生動物行為進行舉報。”安新縣自然資源局林業股股長張成良說。

            安新縣自然資源局工作人員安放的警示牌。安新縣自然資源局供圖

            “由于發現的大鴇、青頭潛鴨棲息地周邊有一些施工項目,可能會影響到鳥類安全,我們專門發出提示函,要求施工企業人員加緊與當地鄉鎮政府對接,加大宣傳、 保護力度,處理、協調好施工作業與野生動物保護的關系,科學調整調度好施工安排和時間,創造條件保護好野生鳥類的正常棲息活動。”張成良介紹,在一些重點 地段,安新縣自然資源局還安放了“鳥類越冬保護地監控點”警示牌,并提醒群眾該區域為“天眼”監控區域,不可做出傷害野生鳥類的舉動。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