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菜,吃魚卡刺,也不是很少見,卡刺后,總有那么些熱心的家人朋友同事來勸,“不就扎個刺么,上什么醫院啊”“沒事,吃點干米飯、大口吃饅頭,就順下去了”,“還不行,那再喝點醋吧,醋能軟化刺,肯定沒事了”,這些話聽起來是不是很耳熟?
首先,米飯和饅頭這類食物,能把魚刺帶下去的可能性非常小,更多見的是使魚刺扎入更深的組織,還有可能造成組織的劃傷,這樣魚刺在肉眼下就很難被識別出來。就好比有一個釘子,如果只是釘進墻上一點,大部分露在外面,一眼就能看到,如果全部都釘進墻里,一般就很難看到或者是看不到了。很明顯,用米飯饅頭“野蠻”法硬往下咽,這無疑會增加取刺的難度或者是進一步造成組織的二次損傷,更甚者,魚刺由本來表淺的部位隨食物進入更深的食道,那就會有穿破食道進入周邊大血管的風險。
喝醋軟化魚刺,這事聽起來比“野蠻”法顯得有點技術含量,但是細細研究,也非常不靠譜,醋中的有效成份是醋酸,化學名叫做乙酸,一般家庭用的食用醋,乙酸的含量非常低,不僅對魚刺起不到軟化的作用,由于酸度高,還會對組織粘膜造成損傷。如果真是用這種方法試圖軟化刺,真可謂得不償失啊。
那么,魚刺卡喉到底該怎么辦?當然是去醫院了!莫慌,如果有進食魚、蝦、雞骨后出現吞咽疼痛并伴有明顯的異物感,記住,第一件事就是禁食水,不要再吃東西喝水了!第一時間到醫院耳鼻咽喉科就診。魚刺卡住的位置不同,處理方式也不同。魚刺最常見卡頓的部位是在口咽部,也就是扁桃體、舌根附近,醫生會嘗試在直視下取出,卡在這些地方算是比較幸運的,一般一分鐘左右就取出來了,快的只需幾秒鐘。如果魚刺位置較深,或者是由于咽反射敏感不能配合醫生的壓舌板+小鏡子,那就會建議做個電子鼻咽喉鏡,在內鏡下取出。
溫馨提示:魚肉鮮美,一定要當心魚刺哦。
如何才能安全的吃魚,預防魚刺卡喉呢?以下這些小竅門可能會有點幫助:
1. 吃魚時要專心,不要邊吃邊講話。
2. 吃魚時,盡量嘴里只吃魚,不要和別的食物同食,避免嘴里的魚刺由于食物過多過雜而沒有被發現以致吞下。
3. 喝魚湯時,盡量多過濾幾遍,或者是小口喝,確認沒刺再咽下,避免大口喝魚湯,大口吃魚肉。
4. 嬰幼兒在進食魚肉時,盡量選取無刺的魚類,如巴沙魚,鱈魚等,喂食前,一定要細心的將魚刺全部挑出,至少應檢查兩遍,或者由兩名家人先后檢查確認。
作者:中國中醫科學院眼科醫院耳鼻咽喉科 王娜(主治醫師) 劉勇剛 (主任醫師)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