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天津市醫療保障局待遇保障處處長蔡若莙在《公仆走進直播間》中提到,2021年4月,國務院印發《關于建立健全職工基本醫療保險門診共濟保障機制的指導意見》,要求改革職工醫保個人賬戶,適當拓寬使用范圍,允許家庭成員相互共濟使用個人賬戶。目前,天津市已制定配套落實政策,近期將印發,預計明年實施!
記者查詢《意見》了解到,里面明確提到:各省級人民政府要在2021年12月底前出臺實施辦法,可設置3年左右的過渡期,逐步實現改革目標。
目前各地的推進情況如何?針對這一大眾關心的問題,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做了梳理。
北京市:8月初已實行個人賬戶全家用
北京市醫保局8月發布了《北京市醫療保障局關于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個人賬戶使用范圍的補充通知》,其中提到,個人賬戶可以用于支付參保人員本人及其配偶、父母、子女在定點醫療機構就醫發生的由個人負擔的醫療費用,以及在定點零售藥店購買藥品、醫療器械、醫用耗材發生的由個人負擔的費用;且個人賬戶不得用于公共衛生費用、體育健身或養生保健消費等不屬于基本醫療保險保障范圍的其他支出。該《通知》已于2021年8月11日實施。
個人賬戶探索用于支付參保人員本人及其配偶、父母、子女參加本市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長期護理保險的個人繳費,支持購買本市補充醫療保險;個人賬戶不得用于公共衛生費用、體育健身或養生保健消費等不屬于基本醫療保險保障范圍的其他支出。
天津市:職工醫保個人賬戶明年全家都能用
天津市初步明確個人賬戶可以在家庭成員之間共濟使用,可以用于本人及家屬(配偶、父母、子女)在定點醫療機構就醫診療或在定點零售藥店購買藥品、醫療器械、醫用耗材發生的由個人負擔的費用,以及參加本市居民醫保、長期護理保險等的個人繳費。
福建:個人賬戶劃出2000元以上設立家庭共濟賬戶
福建省醫保局、財政廳2020年4月聯合制定發布了《福建省基本醫療保險家庭共濟賬戶使用管理辦法(試行)》。《辦法》明確,可從參保職工個人賬戶中劃出部分資金(2000元以上)設立家庭共濟賬戶,用于本人及其未成年子女、配偶等直系親屬之間健康綜合保障。
共濟賬戶可用于支付門診和住院費用、接種二類疫苗、定點零售藥店購藥、體檢、繳納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保費和其他符合個人賬戶支付范圍的費用。家庭共濟賬戶信息平臺由省級統一規劃建設。家庭共濟賬戶在全省范圍內使用,共濟關系可變更、取消。
山東:省內“一卡通行”已正式開通運行
2021年7月28日,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宣省內“一卡通行”正式開通運行,不僅可以在本市使用,也可以在省內其他任何地區使用;既可在醫保定點藥店支付購藥費,也可在醫保定點醫療機構支付醫保統籌資金不報銷或醫保統籌資金報銷后需個人自付的門診費和住院費;而且,山東省醫保個人賬戶已經實現家庭共濟,參保職工不僅可以使用醫保個人賬戶資金支付本人的相關醫藥費用,也可用于支付其配偶、子女、父母及配偶父母的相關醫藥費用。
貴州:2022年開始探索個人賬戶家庭共濟
貴州省醫保局發布的《關于建立健全職工基本醫療保險門診共濟保障機制的實施意見(征求意見稿)》顯示,在2022年城鄉居民醫保征繳工作中,開始探索個人賬戶用于配偶、父母、子女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等的個人繳費,上述親屬范圍限于本省參保人員。
配偶、父母、子女范圍按《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等法律規定執行。個人賬戶不得用于公共衛生費用、體育健身或養生保健消費等不屬于基本醫療保險保障范圍的支出。健全完善個人賬戶使用管理辦法,做好收支信息統計。
江西:個人賬戶逐步實現全家共享
8月24日,江西省醫療保障局、江西省財政廳發布《關于擴大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個人賬戶使用范圍的通知(試行)》,個人賬戶逐步實現可以用于參保人員配偶、父母、子女在定點醫療機構就醫發生的由個人負擔的醫療費用,以及在定點零售藥店購買藥品(準字號、中藥飲片)、醫療器械(食藥監械字、藥監械字)、醫用耗材和消毒用品(衛消字)發生的由個人負擔的費用。(毛園園)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