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奶奶熬老鼠油為孫子治燙傷致感染,結果直接把小孩送進ICU”的新聞,沖上微博熱搜。一時間,涂老鼠仔熬的油、抹灶臺灰等土方受到網友集體抨擊。不過,與此同時,諸如擦醬油、醋、香油、牙膏等還是被不少人認可。北京120急救中心的醫生介紹,這些民間偏方其實都不靠譜,很容易造成皮膚的二次傷害。
燒傷和燙傷首先損傷皮膚,輕者皮膚腫脹,起水泡,疼痛;重者皮膚燒焦,甚至血管、神經、肌腱等同時受損。呼吸道也可能被燒傷。燒傷引起的劇烈疼痛和皮膚滲出等因素能導致休克、感染、敗血癥,甚至危及生命。
如果手足部位發生小面積的淺表燙傷,可用流動的涼水沖洗,涂上燙傷膏。如果是臉或額部燙傷,可以用幾條毛巾輪流進行冷敷。大面積嚴重燙傷的小兒,在送往醫院途中應取平臥位,不要直立抱著,可以給患兒喝些淡鹽水,防止脫水。
生活中,五花八門的燙傷偏方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聽說過,甚至嘗試過。諸如抹牙膏、抹香油、冰敷等等。不過,不管牙膏還是抹油,都是在阻礙散熱,而且牙膏和油對于人體都是“異物”,很容易造成創面污染,加重瘢痕,影響傷口愈合。以下給大家歸納出常見的燙傷誤區:
誤區:傷口上涂抹牙膏、醬油 涂抹牙膏無益處,還會增加創面恢復的難度。涂抹醬油會加重創面脫水、損傷。顏色掩蓋創面,還會影響醫生對創面情況的判斷。
誤區:燙傷后抹有色藥水 紅藥水是含2%紅汞和98%酒精或水的酊劑,可用作殺菌劑,含重金屬汞,且殺菌效果較差。紫藥水會在燙傷創面結一層痂,導致創面情況被掩蓋,藥水的顏色也同樣會影響燙傷創面的判斷。
誤區:用冰塊代替流動水冰敷 燙傷后的皮膚組織沒有表皮保護,變得更加脆弱,直接冰敷更容易凍傷皮膚。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