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報道記者 張曉雅】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道稱,美國總統拜登2日表示,他不擔心與中國發生武裝沖突的可能性,并補充說他已向中方明確表示,(中美)是“競爭”,而不一定是“沖突”。
CNN:拜登表示,他并不擔心與中國發生武裝沖突的可能性
這番表態來自《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6次締約方大會(COP26)閉幕期間,拜登在新聞發布會上告訴CNN記者,“我是否擔心與中國發生武裝沖突或意外?不,我不擔心。”
報道稱,拜登說他將繼續表明,“這是競爭。不一定是沖突。”
“沒有必要發生沖突。所以我并不是不愿意公開說,但我也向中方表示,我們希望他們遵守規則。”拜登聲稱。他還稱,在包括國際海域在內的幾個問題上,美方不會改變立場。
拜登也說:“我不希望,也不期望發生‘肢體沖突’,但你們知道,正如你們以前聽我說過,我父親有句話說,‘唯一比意料之中的沖突更糟糕的,是意料之外的沖突。’”。
拜登的論調與日前美國常務副國務卿舍曼就美國對華立場的表態如出一轍。美東時間10月15日,舍曼在華盛頓演講時稱,美國對華立場是明確的,美方將在必要時與中方競爭,在符合美及全球利益的情況下與中方合作,并將在必要時挑戰中國。
美國許多政客最近癡迷于談論防范中國,而不是將更多精力放在美國國內建設以及民生福祉上。美國最新民調顯示,拜登的支持率跌至任期內最低,超過7成美國人認為國家走在錯誤的方向。
對美中關系,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曾表示,美方有關言論仍在重談所謂“競爭、合作、對抗”的老調,其實質是打著競爭旗號對中國進行遏制打壓的“障眼法”,根子是美國頑固將中國視為戰略競爭對手的這一錯誤認知。趙立堅說,中美相互認知和如何相處攸關兩國人民根本利益,受到地區國家和國際社會高度關注。中方一貫認為,中美擁有廣泛共同利益和巨大合作空間,雙方在經貿等領域雖然存在一定競爭,但不能以“競爭”來定義全部中美關系。
“必須指出,美方不斷污蔑抹黑中國不是‘競爭’,搞脫鉤斷供、借口國家安全打壓中國企業不是‘競爭’,在中國周邊不斷強化軍力部署、組建各種反華‘小圈子’更不是‘競爭’。”趙立堅說,美方應摒棄冷戰零和思維,正確看待中國和中國發展,深刻認識中美關系互利共贏的本質,采取理性務實的對華政策。“美方應同中方一道加強對話溝通,深化互利合作,妥善管控分歧,走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之路。”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