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美不公開南海核潛艇碰撞原因有何隱情?

            2021-10-27 11:33:02     來源:環球網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道記者 郭媛丹】針對美方遲遲未就核潛艇在南海發生事故作出詳細說明,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26日再次表示,美方作為當事方,有責任有義務詳細說明事件相關情況,回應地區國家和國際社會的關切疑慮。軍事科學院專家劉琳認為美軍遲遲不公開潛艇碰撞事件在于掩藏其威脅中國主權安全、破壞地區和平的真相。

            10月2日,美國海軍“康涅狄格”號潛艇在南海海域潛航時撞到不明物體,造成一定程度的損壞和部分人員受傷。11日,趙立堅敦促美方盡快對近日發生的核潛艇事故作出詳盡說明,給國際社會和地區國家一個滿意的交代。19日,國防部新聞發言人譚克非在答記者問中表示,中方對此次事件表示嚴重關切,要求美方作出澄清。美方作為當事方,有責任有義務詳細說明事件有關情況。26日,趙立堅再度要求美國對此碰撞事件進行說明,趙立堅指出,中國和其他沿海沿岸國有理由要求美方回答:此次派出核潛艇悄無聲息地在南海潛航,究竟是要執行什么任務?這一次究竟撞上了什么?為什么會撞上?是否造成核泄漏,給海洋環境帶來核污染?

            “康涅狄格”號核潛艇停靠在關島碼頭的衛星照片

            在北京香山論壇專家視頻會期間、軍事科學院副研究員劉琳對《環球時報》表示,美軍遲遲不愿意公開核潛艇碰撞事件的原因有三方面,首先,美國核潛艇發生碰撞事故和美英澳建立三邊安全伙伴關系,開展核潛艇合作幾乎是在同一時期,這是一個敏感的時間點。美英澳核潛艇合作,已經引發澳周邊國家高度關注和擔憂。核動力潛艇畢竟是核軍事運用的一種方式,敏感度很高,而且根據《不擴散核武器條約》,核動力潛艇中的反應堆在軍事使用期間不受國際原子能機構監管,澳大利亞在此過程中,是否有機會獲得相關核技術尚存疑問。越來越多的核潛艇進入東南亞海域,不僅誘發軍備競賽,還會破壞東南亞無核區建設,發生核事故甚至核泄漏的概率也會上升,給地區和平安全帶來嚴峻挑戰。而美國核潛艇碰撞事故恰巧在此時發生,更增加了周邊國家的疑慮。

            其次,美國核潛艇事故發生地點在南海海域,長期以來,美國打著“航行自由”旗號,在南海興風作浪,如果對外公開事件調查結果可能會暴露美軍在南海行動航跡,美國想要掩藏其威脅中國主權安全、破壞地區和平的真相。也正因此美軍對于在南海海域潛艇的行動和部署高度保密,不會輕易對外公布。“如果不是此次發生碰撞事故,美潛艇必須上浮前行,美方也不會對外公布核潛艇發生碰撞事故。”  

            第三,美軍還有一個擔憂,即事實真相會對美國世界第一軍事強國的聲譽有所損害。因此,劉琳表示,即便美國未來對外公布此次核潛艇碰撞事故調查報告,那也會是內外有別,對外公布內容可能會比較有限。“美國這種語焉不詳、遮遮掩掩的做法,讓地區國家和國際社會不得不質疑事件的真相和美方的意圖”。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