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條“男子一個月吃160袋雞胸肉致腎損傷”話題沖上微博熱搜引起熱議,隨后健康時報記者聯系了該男子主治醫師、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腎內科主任謝祥成,他告訴記者,目前該患者已康復,并強調長期低碳水高蛋白的飲食結構不可取。
每天這樣低碳水高蛋白的飲食結構,以為會對健身有益的馬先生卻開始出現乏力,偶爾腰部酸痛的癥狀。一次跟著公司體檢,卻不曾想體檢報告顯示尿蛋白2+。感覺到不對的馬先生便去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腎內科就診。
“30歲的小馬(化名)喜歡健身,為了降低體脂,他聽取其他健身愛好者的建議,一日三餐以高蛋白飲食為主。為此他買了一箱成品雞胸肉,除了早餐,剩下的時間都靠雞胸肉等蛋白質含量高的食物來充饑。一箱20袋的雞胸肉很快就被吃光,隨后馬先生又囤了10箱。”謝祥成回憶,“他當時主要就是乏力,也沒有糖尿病、高血壓等既往病史,尿蛋白++,當時建議他住院進一步檢查。”隨后,在做了腎臟穿刺等檢查后,檢查結果證實了醫生們的猜想,與高蛋白飲食有關。
“沒有免疫系統疾病,沒有家族疾病史,各種疾病都沒有,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謝祥成說,在細問生活中飲食怎么樣時,才找到真正的原因,馬先生是因為攝入過多蛋白質而造成腎臟代謝負擔過重,繼而導致腎損傷。
謝祥成表示,長期低碳水高蛋白的飲食結構不可取,這種飲食會導致機體能量代謝發生異常,本來由碳水化合物為主要供能的方式,此次變為由蛋白質來完成,機體供能繞了一個圈,多走了彎路,由此造成不良影響。此外,體內大量的蛋白質攝入,導致蛋白質代謝廢物的增加。蛋白質的分解主要是通過人體的肝臟組織來完成,而如果體內蛋白質含量過高,就會容易加重肝臟的負擔,從而容易誘發各種肝臟疾病的出現;最后,被分解的蛋白質代謝產物會進入腎臟組織,經過腎臟的代謝之后排出體外,如果大量的蛋白質產物進入腎臟,就會加重腎臟的負擔,容易引發慢性腎臟病的發生,目前已經有很多基礎及臨床研究證實,高蛋白飲食可導致腎功能的損傷。。
謝祥成告訴健康時報記者,所幸,馬先生住院期間通過藥物治療加上飲食方式的調整,10天左右便順利出院,如今身體狀態良好。(趙苑旨)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