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廣東省衛健委通報,東莞市報告1例人感染H5N6甲型禽流感病例。截至目前,今年以來,多地出現人感染甲型禽流感H5N6偶發病例。
通報表示,患者李某富,男,53歲,廣西柳州人,現住東莞市大嶺山鎮。目前患者在東莞市的定點醫院積極治療。專家研判認為,本次出現的病例為偶發個案,現階段該病毒傳播風險較低。
健康時報資料圖。鐘兆林攝
據健康時報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已發現至少7例H5N6病例。
9月18日,刊登在《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周報(英文)》上的文章報告了中國廣西2021年2月至7月發生的2例H5N6病例。
2月26日,一位50歲男性患者被診斷為H5N6型流感病毒陽性,于3月2日死亡。該患者在發病前9天曾接觸受感染家禽。
7月6日,一名61歲女性患者因發熱于7月9日在廣西第二人民醫院住院治療。6天后,廣西疾控中心確診H5N6陽性。
此外,9月17日,香港特區政府網發布新聞公報顯示,湖南省永州市新增一例人類感染甲型禽流感(H5N6)病例。該患者于發病前曾到活禽市場,9月8日出現病癥,翌日入院接受治療,目前情況嚴重。
8月20日,廣東省衛生健康委通報,廣東惠州市報告一例H5N6病例。
7月15日,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區衛生健康局、農業農村局聯合發布消息,本地1例人感染禽流感已送醫。8月5日,該患者治愈出院。
2月7日,重慶衛健委官網通報,2021年1月報告發病H5N6禽流感1例,為重慶市首例病例,已治愈。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周報(英文)》文章表示,自2014年4月在中國四川省發現首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H5N6以來,截至2021年8月6日,西太平洋地區共報告38例人感染H5N6病例,21例死亡。目前在我國南方,H5N6已取代H5N1成為主要禽流感病毒亞型。
《周報》表示,H5N6病毒屬于H5病毒亞型的2.3.4.4遺傳分支。有試驗證實,H5N6病毒比H5N1病毒的傳染性更高,表明該亞型病毒可能具有較高的公共衛生風險。
《周報》強調,作為一種多源重組病毒,H5N6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正在不斷進化。迫切需要加強對耐藥菌株和新變種的監測。
據8月12日國家衛健委發布的《人感染動物源性流感預防控制技術指南(試行)》顯示,人感染H5N6禽流感病例以中老年人為主,重癥居多,死亡率較高。
多地零散出現人感染H5N6病例,是否會暴發?山東第一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院長史衛峰接受界面新聞采訪時表示,目前報告的人感染H5N6禽流感還是偶發病例,也沒有證據表明其發生人傳人,因此暴發大規模疫情的可能性不大。
預防禽流感,該怎么做?8月20日,廣東省衛健委官網提示,應繼續保持警覺,采取以下措施,預防H5N6等禽流感。
“三要”:要勤洗手、要煮熟、要早就醫。接觸禽鳥后、飯前便后要洗手;禽肉和蛋要煮熟后再吃;如果出現發熱、咳嗽、頭痛、全身不適等呼吸道癥狀,要及早到就近醫療衛生機構就診。之前若接觸過禽鳥,要主動告訴醫生。
“兩不要”:不要食用死禽肉;不要購買來源不明的禽鳥類產品。
“一避免”:盡可能避免到活禽市場。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