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家衛健委消息,9月11日0—24時,福建新增確診病例20例(其中莆田市19例、泉州市1例),含1例由無癥狀感染者轉為確診病例。從9月10日至今,福建省已累計確診新冠肺炎患者21例,據莆田市疾控中心介紹,初步判定為德爾塔毒株。
德爾塔毒株已至少引起我國本土5輪疫情
5月21日,廣州新增一例本土確診病例,5月30日廣州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廣州市衛健委副主任陳斌通報,5月21日以來感染者中檢測基因測序結果高度同源,均為傳播速度極快的印度發現的變異毒株。
7月7日,云南瑞麗公布基因測序情況,云南瑞麗感染者基因組序列與德爾塔變異毒株高度同源。
7月20日,南京祿口機場檢出9例陽性病例,均因感染德爾塔毒株造成。據健康時報不完全統計,同時由于病例外溢,此輪疫情共波及有江蘇、湖南、北京、上海、四川、遼寧、云南、安徽、廣東、福建、重慶、河南、湖北、寧夏、海南、山東共16省(自治區、直轄市)。
7月30日,鄭州六院出現醫院感染事件,確診病例基因測序顯示致病毒株(德爾塔變異毒株)與該院收治的1例境外輸入病例高度同源,與南京的感染病例沒有關聯。
新冠變異毒株這么多,為何德爾塔最“兇”
世衛組織5月31日宣布,開始使用希臘字母命名在英國、南非、巴西和印度首先出現的新冠病毒變異株。根據世衛組織的標準,“需要留意”的變異株,指的是該變種擁有能夠影響病毒傳播能力、癥狀嚴重程度以及免疫逃逸的遺傳突變;而“需要關注”的變異株,則指的是該變種能夠導致公共衛生策略、疫苗或療法的效果降低。
世衛組織列出“需要關注”的變異株
劍橋大學Ravi Gupta教授和其研究小組通過血清對比發現,德爾塔毒株對中和抗體的敏感性降低和復制適應度增加,造成了病毒的免疫逃避和更高的傳染性。因此,針對高度進化和免疫逃避型德爾塔變體的疫苗效力減弱的情況,再次提醒我們,在疫苗接種后時代仍需要繼續采取嚴格的感控措施。該研究結果9月6日發表在《Nature》上。
北京佑安醫院感染科主任醫師李侗曾在接受健康時報采訪時表示,德爾塔變異株的傳染性強,傳播速度快,特別是潛伏期或者傳代間隔縮短。但病死率和重癥率變化不大。德爾塔毒株還有一個特點是青少年感染者的比例似乎有所上升,感染者當中有癥狀的比普通毒株更高;另外,以廣州病例來看,感染德爾塔病毒株的患者的CT值非常低,CT值越低就表示體內病毒載量越高,患者核酸轉陰所需要的時間延長。
李侗曾表示,病毒進化時可能某一段時間會變成一個很強的病毒,但總體規律就是傳播能力強、疫苗逃避能力強,但是毒性弱、無癥狀感染者和輕癥感染者比例高的變異株會更適合傳播。因此,德爾塔毒株是目前全球的流行毒株。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