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北京:推進學科類培訓機構“營改非” 實行雙重管理

            2021-08-26 10:49:02     來源:中國新聞網

            北京將及時公布已批準恢復線下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名單

            昨天,北京市召開教育“雙減”工作新聞發布會。根據通報,今年以來,全市檢查線下培訓機構9996家次,檢查線上培訓機構2107家次,累計立案586件。中央、北京市“雙減”意見出臺后,市場監管部門對無證辦學違法行為立案141件,責令63家無證培訓機構停止辦學。

            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書記、市教委新聞發言人李奕介紹,北京市教委將及時公布已批準恢復線下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名單。

            對無證辦學違法行為立案141件

            昨日,北京市市場監管綜合執法總隊副總隊長、督辦賀捷通報了今年以來查處校外培訓機構的情況。

            “今年以來,全市市場監管部門查辦了一些典型案件,有力打擊了校外培訓機構違法行為,維護了教育生態。”賀捷介紹,北京市市場監管綜合執法總隊對學而思、新東方、高思、跟誰學4家機構分別給予50萬元或70萬元罰款的行政處罰,對作業幫、猿輔導2家機構分別給予250萬元頂格罰款的行政處罰,并進行集中曝光。朝陽區市場監管部門對北京學大信息技術集團有限公司虛假宣傳、發布違法廣告、價格欺詐等違法行為作出罰款123.5萬元的行政處罰。

            截至目前,全市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共出動執法人員18218人次,檢查線下培訓機構9996家次,檢查線上培訓機構2107家次,接收教育部門移轉線索182條,與教育等部門開展聯合執法228次,累計立案586件,結案233件,處罰172件,罰沒款共計1534.54萬元。

            中央、北京市“雙減”意見出臺后,市場監管部門迅速將查處無證辦學違法行為,關停無證辦學校外培訓機構作為執法重點,會同教育行政部門對違反《民辦教育促進法》相關規定無證辦學違法行為立案141件,責令63家無證培訓機構停止辦學,并處罰金311.33萬元。

            賀捷透露,下一步,北京市市場監管局將持續加強校外培訓機構執法,重拳查處無證辦學、虛假宣傳和虛假廣告、價格欺詐、利用合同格式條款侵害消費者權益等違法違規行為,嚴格規范教育市場經營秩序。同時,通過電視、報紙、官網、公眾號等不同途徑,對后續查辦的性質惡劣、影響較大、群眾關心的典型案件進行曝光。

            北京為培訓機構老師提供編制內教師崗位

            發布會上,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書記、市教委新聞發言人李奕介紹“雙減”工作推進情況。

            風險防范處置方面,市級專班制定了防風險處置方案和糾紛調處工作措施,明確加強政策解讀、有序維護各方利益、加強部門協同聯動等。中國民辦教育協會還成立校外培訓矛盾糾紛訴前調解中心,對校外培訓中出現的和學員、職員以及第三方的矛盾糾紛進行訴前調解。

            李奕表示,北京市教委將及時公布“白名單”(已批準恢復線下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名單)。按照資金監管、辦學許可、疫情防控、行為規范、辦學標準等相關要求(即“1+1+3”:資金監管+辦學許可證+《校外培訓機構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指引》、《校外培訓機構行為規范》、《北京市民辦教育培訓機構辦學標準(暫行)》),持續加強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規范管理,各區教委將分批向社會公布已批準恢復線下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名單。

            針對教培人轉崗就業的問題,李奕表示,在“雙減”工作推進中已關注到培訓機構中有相當一部分老師不僅具有教師資格證,同時還有很好的教育教學研究能力,“在改革轉型和促提升的過程當中,特別希望能夠進一步打造協同育人的共同體,和更多的優秀老師一起為孩子成長提供服務。”

            李奕透露,本周五將在北京高校大學生就業創業指導中心舉辦專場招聘會,“16個區的教育系統提供366個編制內的教師崗位,歡迎培訓機構的老師們及時關注、踴躍參與。”

            此外,在線輔導答疑和“課后三點半”等服務中,按照中央和北京市文件中提到的,在進一步轉型升級的過程中,符合條件的社會優質資源和優質師資,包括培訓機構的老師,都可以參與進來,與公辦教師一道,立足學生多樣化需求,攜手提升教育供給與服務質量,構建形式多樣、來源多元的高質量教育體系。

            推進學科類培訓機構“營改非” 實行雙重管理

            根據“雙減”要求,現有學科類培訓機構統一登記為非營利性機構。北京市委社會工委委員、市民政局副局長趙學剛表示,按照“雙減”市級專班工作方案,市民政局主要負責做好校外培訓機構的非營利性法人登記管理工作。

            根據《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精神,“營改非”工作同樣實行雙重管理體制,其中教育部門作為業務主管單位,負責前置許可審批和日常業務管理;民政部門作為登記管理機關,負責法人登記和監督檢查。

            趙學剛介紹,民辦非企業單位法人登記主要有四個程序:一是申請。申請人在教育部門先取得《辦學許可證》等批復文件,然后向同級民政部門提出法人登記申請。二是審查。民政部門審核所提交材料的真實性、合法性。三是核準。民政部門依法作出準予登記的決定。不符合條件的要求作出補正。四是發證。對符合要求的頒發法人登記證書,并及時予以公告。

            “登記為民辦非企業單位的,不得以營利為目的,不得向出資人、設立人或者成員分配利潤,同時必須嚴格按照章程開展活動,按時參加年度檢查,主動接受業務主管單位和登記管理機關的管理。”趙學剛表示。

            新京報記者 楊菲菲

            (原標題:北京:“雙減”以來63家無證培訓機構關停)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