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條帶有中華口腔醫學會、中華醫學會、中國藥學會等三家學會會標的“全國公立私立口腔醫院自助查詢系統”在互聯網上傳播。據稱通過該系統,可以“快速了解醫院醫生和案例系統自動篩選滿足你條件的公立和私立口腔醫院”。健康時報了解到,三家學會并未開發或授權此“系統”,多位口腔醫生在微博上發文稱,“這是典型的顧客引流套路、獲客模式,且屬于嚴重的侵權行為。”
該鏈接主頁面有明顯的中華口腔醫學會等學會的會標。
健康時報記者點進鏈接,頁面顯示是一個調查問卷,查詢前需要把相關個人信息填好后提交,其中有一項是填寫本人電話以及微信號,頁面顯示“請務必保證微信號碼正確,查詢結果將通過微信及時反饋給您,看到請及時通過”。
記者按照流程提交后并沒有在頁面馬上看到相關醫院的推薦,而是在微信收到了好友申請。通過申請后,一名自稱為“口腔管理”的工作人員向記者推薦了三家口腔診所,均是北京的民營口腔機構。當記者詢問是否與中華口腔醫學會合作的平臺,工作人員并沒有正面回答,而是表示鏈接所屬網站為一家名叫“牙么么”的網站。
記者通過天眼查查詢發現,“牙么么網站”隸屬于“成都整么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該公司屬于“成都斯帝普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和“成都安彼信科技中心(有限合伙)”合資企業,經營范圍主要有軟件開發;信息系統集成;數據處理和存儲支持服務;信息技術咨詢服務;健康咨詢服務(不包含診療)。
在該調查鏈接的顯眼位置,有“中華口腔醫學會”、“中華醫學會”以及“中國藥學會”的會標。健康時報記者在中華口腔醫學會官網上找到了三家學會的聯合聲明,聲明中稱,“中華口腔醫學會、中華醫學會和中國藥學會與“全國公立私立口腔醫院信息自助查詢系統”及其所屬的“成都斯帝普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沒有任何合作關系,也從未允許其使用各學會的名稱及會標。其行為系冒用學會名義進行虛假宣傳,各學會對其任何行為均不承擔任何責任。”
中華口腔醫學會專業委員會的一位專家向健康時報記者表示,學會已經向對方發送了律師函。截止記者發稿前,該鏈接仍可正常訪問,且三家學會的會標仍然在鏈接上顯示。(姚欣然)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