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消防安全方面“小火亡人”事件屢見不鮮,那究竟什么是“小火亡人”呢?顧名思義,所謂“小火亡人”是指火災中經濟損失小、過火面積小、受災戶數和人數相對少,但又造成人員死亡的火災事故。據統計,今年以來全國已經發生亡人火災203起,造成275人遇難。其中“小火亡人”占到其中的三成。
(圖片來源于網絡)
為何小火能亡人?我們反觀近期發生的火災案例,發現很多不必要的傷亡,多是消防安全意識淡薄、消防設備設施缺乏等原因造成的。例如2021年2月28日,怒江州貢山縣一民房發生火災,過火面積約60平方米,主要燃燒物質為木質建筑材料和墊褥、被子等床上用品,造成1人死亡。2021年3月7日,浙江省寧波市一家干洗店發生火災,造成1人死亡,1人受傷。該店鋪過火面積僅約兩平方米,起火原因為烘衣房內高溫鐵絲網接觸部分衣物引發火災。
(圖片來源于網絡)
從上述案例中可以看出,很多火災的發生往往是集住人、經營、倉儲等多種功能于一體的場所,這些場所一旦發生火災過火面積雖然不大,但極易造成人員傷亡。從發生時段看,火災多為夜間發生,熟睡中沒有消防預警,一旦發生火災,人們來不及逃生;從起火原因看,大多和人們平時的不良生活習慣有關。而且現場消防通道不暢通,逃生通道被占用堵塞,影響人員的疏散,才讓火魔有了可乘之機。再加上房屋內電器線路設計和電器安裝使用不當,極易引發火災事故。并且部分群眾沒有掌握基本的消防安全逃生常識,在發生火災時不懂如何開展自救和疏散逃生,自防自救能力差,絕大多數都因濃煙窒息死亡,釀成悲劇。
(圖片來源于網絡)
瞬息萬變的火場情況、構造復雜的建筑使得火場成功逃生難上加難。小火亦亡人,大火又該如何面對?最根本的解決辦法還是在于對火災防控的重視。如果真正意識到“安全無小事”,牢固樹立安全工作預防為主的觀念,加強火災防控,才能避免火災事故發生,杜絕因火災造成人員和財產損失的風險。
智慧消防系統,則是對“防大于消”安全理念的最典型的現實應用,它實時把控建筑物的消防安全信息,通過前端智能探測器對場所內電氣設備遠程、集中、實時聯網監測,及時發現處理各類漏電、過載、溫度過高、煙霧等火災隱患。后端云平臺實時接收報警信息,多途徑發送至相關負責人,第一時間清除火災隱患,預防火災事故發生。
守眾安的智慧消防則是一種防患未“燃”的先進解決方案。與傳統消防相比,智慧消防是利用物聯網、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移動互聯網+等最新技術,配合大數據云計算平臺、火警智能研判等專業應用打通各系統間的信息孤島、提升感知預警能力和應急指揮能力。實現城市消防的智慧化,提高信息傳遞的效率、保障消防設施的完好率、增強救援能力、降低火災風險以及救援成本。
智慧消防再智能,也只是一個預警工具,只有與時俱進的普及消防安全知識,讓人力與科技完美契合,才能讓火災不再重演,讓傷亡不再發生。
(守眾安公眾號)
在此,守眾安提醒您:從小事做起,定期檢查,消除用火用電用氣安全隱患。注意燃氣使用安全,定期檢查燃氣管線是否老化,不私自更改燃氣管線,廚房用火不離人。利用電、爐火、土炕取暖時,要與周邊可燃物保持安全距離,不在電取暖設備上覆蓋晾曬衣物。及時清理居室、廚房、陽臺等地的可燃雜物,不要在樓梯間停放電動自行車、擺放廢舊家具等。消防意識莫松懈,安全措施要做牢;警惕大意引小火,莫讓小火惹大亂。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