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德爾塔”之后 多國又發現“拉姆達”變異毒株 會席卷全球嗎?

            2021-08-10 10:33:42     來源:健康時報網

            德爾塔變異毒株帶來的全球疫情警報還未解除,一個名叫“拉姆達”的變異毒株又開始出現“冒尖”趨勢。目前,該毒株已被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相繼發現,并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待觀察毒株。

            2020年12月出現于秘魯,今年6月被列為待觀察毒株

            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官網,截至8月4日,值得關注的新冠待觀察突變株(VOI)共4種,“拉姆達”(Lambda)便屬其中。

            該毒株于2020年12月在秘魯出現最早樣品記錄,在今年6月14日被世衛組織指定為新冠待觀察毒株。另一個常見譜系命名為C.37。

            目前,其他3個待觀察突變株分別為5月17日指定的毒株Eta,5月24日指定、最早出現于美國的毒株lota,以及4月4日指定、最早出現于印度的Kappa。新冠突變病毒株(VOC)有最早出現于英國的變異毒株Alpha、最早出現于南非的變異毒株Beta、最早出現于巴西的變異毒株Gamma,以及席卷全球的德爾塔。

            待觀察突變株(VOI)。圖片來源于世界衛生組織(WHO)官網

            在全球多個國家被發現,美國感染者超千例

            隨著疫情的蔓延,“拉姆達”已在秘魯、智利、阿根廷、巴西、哥倫比亞、美國、日本等多個國家相繼被發現。

            日本厚生勞動省8月6日報告稱,日本確診首例感染“拉姆達”毒株的新冠肺炎病例。該感染者于7月20日從秘魯飛抵日本羽田機場,在入境檢疫時被確診新冠肺炎。通過基因分析后確定感染的是“拉姆達”變異毒株。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道,從7月中下旬在休斯頓衛理公會醫院發現1例“拉姆達”毒株感染者開始,到8月4號,美國已有超過千例該毒株感染者。

            拉姆達或傳染性更強,接種疫苗是最有效延緩方式

            7月28日,日本東京大學的研究人員在預印本平臺BioRxiv上發表了一項新研究指出,拉姆達變異株的刺突蛋白具有高度傳染性,而導致這種高傳染性的原因是拉姆達變異株出現的T761和L452Q兩個突變,而且或能逃避中和抗體、降低疫苗保護力。

            圖片來源于BioRxiv官網

            接種疫苗是阻止或延緩疫情蔓延的最有效形式。病毒繼續傳播的時間越長,變異的可能性就越大,這種變異可能會更嚴重,并且無法獲得當前疫苗的保護。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