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晚,一段沙畫版防疫指南在網絡走紅,被南京市民點贊。8月5日上午,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聯系到創作者,他叫張慶恒,1992年出生,目前他是上海鐵路局集團有限公司南京東站的一名鐵路職工。他從2012年開始自學沙畫,9年時間創作了20余幅沙畫作品。他說:“我想通過沙畫作品傳遞更多的正能量,為奧運健兒加油,也為南京加油!”
紫牛新聞見習記者 閆春旭
網友紛紛點贊沙畫版防疫指南
向白衣天使和防疫志愿者致敬
“大家都居家隔離,生活可能會枯燥無味,甚至有些壓抑,希望這幅彩色的作品能夠給大家的生活帶去一些浪漫和陽光。”
張慶恒說,他從8月1日開始創作這幅作品,用了3天時間完成,主要由勤洗手、戴口罩、1米線、多通風和不聚集五個畫面組成。他表示,希望大家能夠多采取一些措施保障自身安全。
紫牛新聞記者了解到,近日在南京市民朋友圈刷屏的沙畫作品《堅守》也是張慶恒創作的,不少網友看到這個作品后深受鼓舞,紛紛留言:“南京加油!一定會好起來。”
據張慶恒介紹,沙畫作品《堅守》呈現了醫護人員核酸采樣、志愿者服務群眾的場景。張慶恒第一次做核酸檢測時,目睹了醫護人員通宵進行核酸采樣的辛苦,看到了南京市民秩序井然排隊的樣子,內心非常震撼,就萌生了創作沙畫表達敬意的想法。
最近一段時間,張慶恒除了創作南京戰疫的沙畫作品外,他還心系東京奧運會賽場上的中國奧運健兒。8月3日,他還原了孫穎莎在半決賽中4:0戰勝日本選手伊藤美誠的畫面,還重現了中國女子七人橄欖球隊在奧運會上的精彩表現。張慶恒表示:“創作這兩幅沙畫的目的是為了弘揚中國奧運健兒在賽場上勇于拼搏的精神,同時也為中國奧運健兒們加油。”
張慶恒說,他先挑選兩人比賽的照片,然后把照片中的人物通過素描畫出來,接著給運動員的衣服上色,“在上完底色后,我心里就有了一個整體的布局,知道用什么沙子來畫、把什么顏色的彩沙放在哪一個位置,然后再用攝像機把過程記錄下來,這兩幅畫一共創作了兩天。”
他表示,雖然真的畫起來不需要很長時間,但創作之前構思畫面、設計轉換場景需要進行大量的前期準備,“一旦準備充分有了靈感,我就會立刻畫出來。”
看視頻教程自學沙畫9年
首次創作受到全校師生點贊
張慶恒是從2012年開始接觸沙畫的。高中畢業后,他進入武漢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學習交通運輸專業,大二時他看到商場里有人在玩沙畫,非常感興趣,就有了學習沙畫的想法。
沙畫雖然看起來很容易上手,但實際學起來卻很難。張慶恒說,當時很少有人從事沙畫培訓行業,大家對沙畫的接觸也比較少,“我基本上都是在網上跟著視頻教程學,自己一邊摸索一邊創作。”
看了一段時間的視頻后,張慶恒發現自己沒有繪畫功底,無法進行沙畫創作,他就在2012年學了半年時間的素描后才開始學習沙畫,“有了素描的功底,再學習沙畫就比較容易上手了。”
大學期間的張慶恒從來不打游戲,會盡量擠出周末、節假日的時間進行沙畫訓練。2013年5月,張慶恒首次獨立完成了一幅沙畫作品,畫了宿舍的四位兄弟,展現了舍友一起早起上課、打球、自習的場景。
張慶恒的這件作品剛完成,就受到學校老師和同學的點贊,還有人發到了網上。張慶恒感到非常欣喜,“很有成就感,也給了我繼續創作沙畫的動力。”
專注人物的細節與神情
努力把醫護人員的神情勾畫出來
張慶恒目前是上海鐵路局集團有限公司南京東站的一名鐵路職工,主要負責檢查貨物、貨車的裝載加固狀態和保證行車安全等。記者了解到,張慶恒從2012年開始,利用空余時間共創作了20多幅沙畫作品,有講述鐵路人在春運期間堅守崗位不能回家過年的作品,也有去年疫情期間號召大家春節非必要不返鄉的作品。其中,沙畫作品《你好,新時代》還榮獲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你好,新時代!”青年創意微視頻大賽“最佳創意獎”二等獎。
“我覺得沙畫作品中人物的創作過程是比較難的,建筑物、交通工具比較容易畫,但人的五官是最難畫的。”紫牛新聞記者了解到,張慶恒的沙畫作品目前更趨向于寫實,他想把沙畫中的人物畫得更加具體形象,讓大家一眼就可以看出畫中人是誰,“我努力把醫護人員的神情勾畫出來,尤其是描繪出很多感人的細節。”
看到自己的沙畫作品被網友轉發評論后,張慶恒充滿自豪感,他認為可以通過一技之長把戰疫過程中的感人場景展現給大家,傳遞更多正能量,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
來源:揚子晚報
(原標題:南京小伙用沙畫記錄戰疫:每一個細節都感人)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