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上午,南京市舉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關情況發布會,南京市衛健委副主任楊大鎖介紹,2021年7月25日0~24時,南京市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38例。目前南京確診病例中基本已接種疫苗。
從廣東疫情到云南疫情,再到江蘇疫情,病例中有一部分是接種過新冠疫苗的患者,不免讓公眾疑惑,為什么接種疫苗還是會感染呢?專家表示,新冠疫苗對人體的保護作用是可以肯定的,任何疫苗都無法保證100%對每個人起作用,也不能保證接種后一定不會感染新冠病毒。疫苗的保護作用體現在:可以保護人體盡可能避免被病毒感染、即使感染了病毒也不會發生重癥及死亡。
南京市醫務人員為市民進行核酸檢測取樣(新華社記者 季春鵬攝)
樹蘭醫院醫院醫療事業部副主任盛國平醫生認為,“新冠疫苗也是如此,在接種后可以明顯的減少新冠病毒感染后重癥肺炎的發生概率,減少病死率具有重要意義。接種疫苗后,人體會產生新冠抗體,并對新冠病毒具有一定的抵抗力,但不代表一定不會再感染新冠病毒。
中國疾控中心研究員邵一鳴此前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疫苗的保護作用可以分為三級,一級預防是防感染,可以保護接種者不感染;二級預防是防發病,或者說使輕癥不變成重癥甚至發展至死亡;三級預防就是哪怕感染了,有一點癥狀,但體內病毒量很少,很難傳給別人,即防傳播。”
此次南京疫情,根據南京市舉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關情況發布會上發布的相關情況也可以看出,絕大部分確診患者都為輕型或者普通型。
盛國平向健康時報記者表示,全程接種疫苗后,通常需要2周時間才能獲得充分的免疫能力。如果還在沒達到疫苗的最大防護力時,接觸了新冠病毒,也是有可能被感染的,因此接種了疫苗也要做好防護。
另外,此次南京疫情發現的患者中,接種過新冠疫苗的比例高,一個不可忽視的原因就是,作為高風險作業人群,保潔人員本身被感染的風險就較大。對比南京市整體的接種人數,可能接觸病毒的人群很多,那些接觸過病毒卻因新冠疫苗保護而未感染的人群是還是占絕大部分,我們更多的是注意到了感染人群。
針對很多人關心的“是否意味著新冠疫苗面對變異毒株不管用了呢?”盛國平介紹,新冠病毒變異是否會影響疫苗的接種后的預防效果,要看病毒變異是否改變了疫苗產生的抗體,是否針對的是突變的蛋白位點。如果疫苗所產生的抗體不能針對病毒變異后的棘突蛋白,那么會下降疫苗的效果。我國目前的滅活疫苗,可以產生針對病毒的很多抗體,對目前的德爾塔病毒有效。接種疫苗,不僅可以減少個體的感染率、重癥化率和病死率,還可以減少病毒傳播的機會,對全國疫情防控具有重要作用。(姚欣然)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