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防災減災!洪澇災害給糧食生產帶來威脅

            2021-07-28 10:19:23     來源:中國新聞網

            近日,河南等多地持續遭遇強降雨,局部地區發生洪澇,一些河流也出現了超警水位。強降雨不僅加劇了防汛形勢,所造成的洪澇災害也給糧食生產帶來威脅。

            興水利、除水害,歷來是我國安民興邦的大事。為了擺脫靠天吃飯的面貌,新中國成立后,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大力實施農田水利建設,推廣普及節水灌溉,農田有效灌溉面積增長到2020年底的10.37億畝,節水灌溉面積為5.67億畝,糧食連年增產豐收。今年夏糧再獲豐收,總產量比去年增加59億斤,產量再創新高,為全年糧食產量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贏得了主動,也為“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了有力支撐。

            不過,夏糧加上早稻產量僅占全年糧食產量的25%左右,大頭還在秋糧。7月、8月、9月是秋糧生產最緊迫、最關鍵、最重要的時期,但同時也是旱澇、臺風等災害頻發重發期。據氣象部門預測,下半年氣候狀況整體偏差,極端天氣可能多發頻發,區域性暴雨洪澇和干旱重于常年。目前,秋糧生產基礎較好,面積穩中有增。可以說,影響秋糧豐收最關鍵的因素就是氣象災害。

            從糧食生產歷史看,氣象災害是造成糧食減產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沒有充分的防災準備,一旦發生流域性的洪災、大范圍的干旱,會對秋糧生產造成嚴重影響。到那時,秋糧損失就不會是小數字。農業災害防御復雜多變,要奪取全年糧食豐收,繃緊防汛抗旱、防災減災這根弦極為重要。因此,對災害的不利影響一定要估計足,寧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萬一。

            一方面,要加強監測預警、及早備災。未雨綢繆,才能有備無患。農業、氣象、應急、水利等部門要加強溝通會商,加密墑情、旱情監測,及早發現苗頭性、趨勢性問題,提出有針對性的主動避災、科學防災技術措施,讓農民知道防什么、怎么防,提早做好應對準備。同時,要備足抗旱排澇機具等應急救災物資,引導農機合作社等社會化服務組織做好抗旱排澇準備,積極爭取財政等部門支持,及時協調下撥用好農業生產救災資金。

            另一方面,堅持防汛抗旱兩手抓。黃淮海、長江中下游、華南、西南及西北等地區,要做好防大汛的準備,做好防洪預案,發揮好水庫防洪抗旱功能,備足排澇機具,及時搶排積水。同時,對可能發生旱情的地區,要在確保防汛安全的基礎上,提高水庫、山塘等蓄水量,有條件的地方可以利用引調提水工程和蓄水工程,積極儲備抗旱水源,及早做好抗旱機井檢修、農灌渠道清淤等工作,改善引水條件,保障抗旱應急用水。

            水利是農業的命脈。實踐證明,面對同樣災情,凡是農田水利設施好的地方,災害造成的損失就小,生產恢復就快;而農田水利設施薄弱的地方,災害造成的損失就重,生產恢復就慢。只有不斷加強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提高農業防災減災的能力,才能為糧食安全提供堅實保障。

            金觀平

            來源:經濟日報

            (原標題:洪澇災害給糧食生產帶來威脅 糧食豐收關鍵在防災減災)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