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暖心!鄭州“愛心餐廳”志愿者每日免費配送數千份盒飯

            2021-07-26 12:02:04     來源:中國新聞網

            從7月21日到7月23日,她一直待在酒店房間里,電話幾乎沒有停歇過,不是核實網上流傳的求助餐食信息,就是一些飯店詢問哪里需要盒飯。

            “我是河南鄭州人,看到家里下暴雨,很多地方斷水斷電斷糧,就想到聯系飯店給大家送去熱乎的飯菜吃,現在每日配送2000份左右。”鄭靜靜說。

            這是一個配合默契的愛心餐廳供餐計劃,志愿者們自發組織。他們經歷過武漢疫情,有著豐富的經驗,從備餐、分配再到配送,一切有條不紊;他們互不相識,各自在這場河南暴雨中,活躍起來。

            線上志愿者:自發建立信息網 核實用餐需求

            23日下午2點30分左右,鄭靜靜仍然在忙著聯系送餐。

            和記者接通電話后,沒說上幾句話,就又有電話打進來。“你稍等一會啊,我們還在送飯,電話不能占線,晚會兒我給你回過去。”

            下午5點半,鄭靜靜才算有點閑空。

            她告訴新京報記者,20日晚,她就加了不少河南的求助信息群,很多人在里面發布求助信息,她就幫忙打電話核實。“有的打過去說已經有物資了,有的電話打不通、關機,有很多都是無效的信息。確定是有用的信息才會給到線下,讓人去救援。”

            21日,他們看到不斷有人在群里說,小區沒水沒電吃不上飯,也有飯店愿意免費提供飯菜,但是對接不上有需求的人。于是他們就開始統計信息,聯系能夠免費提供飯菜的飯店,給求助的人送盒飯。

            “晚上我們都沒怎么睡,求助的人特別多,都是熬到第二天早上八九點,實在受不了才會去瞇一會兒。”鄭靜靜整合好信息后,晚上線下就有志愿者去飯店取飯,22日中午就能把飯送到有需要的人手中。

            鄭靜靜是河南鄭州人,幾天前,她剛好去廈門旅游,才躲過了鄭州的這場暴雨。“聽到家里發生暴雨后,一點玩的心思都沒有了,就想趕快回家。”但是通往鄭州的高鐵、火車全部停運,鄭靜靜根本無法趕回家。

            鄭靜靜說,自己在外面手機有電、網絡暢通,于是就開始了線上協助。“最開始是我們好多朋友在做這些,后來越來越多志愿者加入,組建的微信群也越來越多,我加的群就有十幾個,都是500人滿員。”

            武漢疫情期間,鄭靜靜就參與過一個類似于愛心餐廳的小組織,和飯店合作,專門給環衛工人等送餐食物資。鄭州暴雨,愛心餐廳又活躍起來了。“這次(做得)更大了,鄭州好多大餐廳,也聯系我們要提供餐食,一做都是幾千份,只要我們需要,人家就做,有的還給送到地方,大家真的太讓人感動了。”

            打電話核實并不簡單,鄭靜靜說,前兩天大家的情緒不穩定,打電話過去,他們都會說“一定要幫幫我,一定要救救我”。鄭靜靜也想幫助這些人,“但是就覺得有點無能為力,信息太多了,心力交瘁。”

            鄭靜靜告訴新京報記者,志愿者之間可能連對方的名字都不知道,都是網友或者陌生人,“但大家都很熱心,相互對接,直接取東西,這點我覺得非常感動。”

            線下送餐者:凌晨配送完 休息一會兒又出發

            趙子偉是負責線下送餐的志愿者之一,21日晚上,他們一行5人開著自己的面包車去對接飯店取飯,“我們早上七八點鐘才收餐回來,回家休息了一會,就趕緊起來去送飯了,要保證大家中午能吃上飯。”

            趙子偉說,21日他們聯系到中牟縣一家飯店可以提供1500份餐飯。送完晚飯,晚上快11點,他們又趕緊往那邊趕。“路上不好走,有的地方還要來回繞,我們花了大概三四個小時,凌晨3點才到。”

            除了盒飯,他們還會帶一些水、飲料和面包,把車全都塞滿,來回兩三趟才拉完所有的盒飯。22日早上7點多,他們趕到鄭州。忙了一晚上,趙子偉也累得夠嗆,“早上都不想吃飯,只想躺在床上睡一會兒。”

            趙子偉回憶,他們配送過的一個小區,里面的人三天沒吃飯。他們收到求助信息后,收集了600份盒飯,往那邊送。

            “我們送餐繞了4次路都繞不過去,后面就開著車蹚水過去,車牌都沖掉了。”最后一段路水太深了,趙子偉說,“至少1米8,我們在那等了有半小時,食物也送不過去,最后是他們消防隊用鏟車送去的。”

            這些天,趙子偉接了太多電話,嗓子都啞了。中牟縣的餐館,鄭州的兒童福利院,還有好多地方每天都在提供東西,自己的朋友這幾天也煮了粥,在樓下分發。“熱心的人特別多,大家都在提供信息,提供盒飯。”

            趙子偉在棉紡路三街附近居住,23日之前,那邊還沒恢復用水、通電。送餐的時候,大家輪流在車上給手機充電,“一人充20%電量,保證手機不關機。”

            24日凌晨2點,趙子偉還在回復消息,凌晨4點,她就已經走在送餐的路上。

            餐飲公司:每天備餐500份 員工加班3小時

            21日上午,鄭州湘鄂情餐飲公司已經能正常營業了。一上班,就有員工問能不能給救援人員提供免費盒飯。“說心里話,我那時候都沒想到,員工比我還積極。”餐廳經理李培勤回憶。

            中午11點左右,他們帶著100份盒飯來到救援現場,給救援隊、武警隊伍發放。

            “到現場的時候,我們看到水里全是泥,救援人員都在工作。拿到飯第一時間他們打開就吃了,吃得很急,我感覺他們是真的餓了。大家都來幫助我們,我們特別感動。”

            李培勤向新京報記者介紹,他們是專門的餐飲公司,平時都是對接企業公司負責職工餐,一天要準備2000多份盒飯。“開始免費提供飯菜后,每天早晨6點上班,比平時要早一個小時。”

            “開始最少是70份,然后是100份、300份、500份,慢慢才能準備更多一點。現在基本每天提供500份左右盒飯,需要所有人加班3個小時。”李培勤告訴新京報記者,他要給加班員工加班費,但是員工都說沒必要。“員工很熱情,大家一聽說是救災的,都積極得很。有一天晚上7點30分,我們臨時收到一個通知,說還有300人沒飯吃,那時候員工馬上就要下班了,都留下來加班。我們弄完快晚上11點了,他們工作了16個小時,但是大家都沒有怨言。”

            全國人民都在幫我們,作為河南人,別的事情做不了,像供應免費盒飯這種我們力所能及的工作,多擠出一點時間,是理所當然的。 ——李培勤

            新京報記者 彭鏡陶 實習生 吳夢真

            來源:新京報

            (原標題:鄭州“愛心餐廳”:志愿者每天免費配送數千份盒飯)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