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PROTAC技術火爆!能不能趕超海外藥企就看它了!

            2021-07-26 11:38:33     來源:健康時報網

            “ARV-471是一種治療乳腺癌的PROTAC,具有令人鼓舞的早期臨床數據,有潛力成為HR+乳腺癌的一種新的激素治療骨干療法,從輔助治療到轉移性疾病治療。”輝瑞腫瘤學研發首席科學官Jeff Settleman博士說。

            7月22日,輝瑞(Pfizer)與Arvinas公司宣布達成一項全球合作,開發和商業化ARV-471。這是一種在研的口服PROTAC雌激素受體蛋白降解劑。雌激素受體(ER)是大多數乳腺癌中眾所周知的疾病驅動因素。目前,ARV-471正在進行一項2期劑量擴展臨床試驗,用于治療雌激素受體陽性/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陰性(ER+/HER2-)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乳腺癌患者。

            圖自輝瑞官網

            根據協議條款,輝瑞將向Arvinas支付6.5億美元的預付款,以及潛在總額高達14億美元的里程碑付款(4億美元的監管批準里程碑付款+10億美元的商業里程碑付款)。另外,輝瑞將對Arvinas進行3.5億美元的股權投資。總的合作金額達到了24億美元。2家公司將平均分擔全球開發成本、商業化費用和利潤。

            PROTAC到底有多火?

            蛋白降解靶向嵌合體(PROTAC)源于諾貝爾化學獎的技術,2004 年 10 月 6 日, 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 將諾貝爾化學獎授予以色列科學家 Aaron Ciechanover、Avram Hershko 和美國科學家 Irwin Rose, 因為他們共同發現了泛素(Ubiquitin, Ub)調節的蛋白降解過程。

            PROTAC主要由三部分組成:靶蛋白(POI)結合配體、E3連接酶結合配體和連接它們的Linker。PROTAC不依靠目標占據來破壞靶蛋白功能,而是通過利用泛素E3連接酶來促進POI的多泛素化及隨后通過泛素-蛋白酶體途徑的降解。

            PROTAC蛋白降解劑/來源arvinas.com

            2001年,PROTAC首次作為化學生物學方法和新的治療方法被提出來,但基于短肽段的PROTAC穩定性太低,直到2008年改用小分子方法提高了活性和穩定性后PROTAC才真正被業內重視起來。

            有統計顯示,科學界和產業界已經開發出上千種PROTAC分子,100多個在研PROTAC靶點。另外據Nature 3月份的一項報告顯示,到今年年底,將至少有15款蛋白降解劑(PROTAC和分子膠)會在患者中進行測試。

            另外,來自浙江大學的一個研究團隊PROTAC-DB數據庫3月份數據,已經收錄了1600多個PROTAC、100多個靶點(超過200個靶蛋白binder、超過60個E3連接酶配體以及超過800個linker)。不過,目前在研的大部分PROTAC藥物都是靶向可成藥的靶點,甚至是已有小分子抑制劑上市的靶點。

            國內多家藥企齊頭猛進

            在國內,PROTAC被業內人士認為,或有可能趕超海外藥企的技術領域。目前諸多國內藥企在PROTAC領域的研究均在研究探索中。

            據不完全統計,國內布局PROTAC研究的企業已有20余家,如海思科、開拓藥業、恒瑞醫藥、萬春Seed,百濟神州、海創藥業、海和藥物、領泰生物、和徑醫藥、標新生物、諾誠健華、五元生物、美志醫藥、亞盛醫藥、科倫藥業、凌科藥業、石藥集團、嘉興優博、星亢原生物、上海睿因、蘇州德亙生物、分迪科技、多域生物、因明生物、同源康,盛世泰科/美迪西、南京澳健生物、恩瑞生物、匯宇制藥等等。

            “很多靶點傳統方法不能解決的,PROTAC可以解決。做平臺需要很多的投入,需要耐心,這幾年我們已經取得了很多的成果,同時還有很多的上升空間。”在今年4月份的一份交流記錄中,恒瑞提及小分子PROTAC相關技術也是其未來重點投資方向之一。

            2020年12月,來自ARV-471治療局部晚期或轉移性ER+/HER2-乳腺癌患者1期劑量遞增臨床試驗的中期數據,顯示了ARV-471作為一種新型口服ER靶向療法的潛力。這項研究入組了既往接受過多種方案(heavily pretreated)的患者,所有患者都曾接受過細胞周期蛋白依賴激酶(CDK)4/6抑制劑治療。盡管這些患者的疾病已進入晚期且先前接受過大量方案治療,但截至2020年12月,中期數據表明,ARV-471能夠促進ER的大量降解,并顯示出令人鼓舞的臨床療效和耐受性。(高瑞瑞)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