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醫美投訴量5年增長近14倍 甚至發生死亡案例

            2021-07-26 11:24:48     來源:健康時報網

            7月24日,“醫美投訴量5年間增長近14倍”這一話題進入熱搜,引起網友討論。中國消費者協會官網投訴數據顯示,2015年到2020年,全國消協組織收到的醫美行業投訴從483件增長到7233件,5年間投訴量增長近14倍。虛假宣傳、非法行醫是涉訴醫美機構的兩大突出問題。

            7月25日,健康時報記者在裁判文書網上搜索“醫美”關鍵詞,共檢索到1887篇文書,裁判年份從2015年-2020年所涉及的數量也呈現增長狀態,分別是16件、45件、108件、168件、431件、883件。搜索“抽脂”,一共出現253篇文書,且記者發現裁判年份從2015年-2020年所涉及的數量一直呈現增長模式,分別是12件、20件、26件、47件、57件、60件。

            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激光美容中心副主任馮永強告訴健康時報記者:“目前整個行業發展迅猛,醫美體量加大,但也良莠不齊,存在非法機構、非法醫務人員、非正規產品的情況,這些引起投訴數量的增加。目前國家已經對醫美行業進行專項整治,我也建議應從多部門加大醫美行業的監督和執法力度,規范行業發展。”

            圖片自佛山市中醫醫院健康號

            多起醫美受傷、致死投訴案例發生

            發生在我們身邊的醫美虛假宣傳、違法行醫的案例近年來并不少見。2019年8月18日,28歲楊女士在河南省南陽市宛和醫療整形診所進行手術,意外身亡。河南省法醫學會司法鑒定中心尸檢報告顯示:死者楊雪系行脂肪填充術中因肺脂肪栓塞致急性呼吸、循環功能衰竭而死亡。

            健康時報記者了解到,8月18日15時30分,楊女士在宛和醫療進行脂肪填充術,所做部位包括面部、頸部、胸部等,17時50分,楊女士出現呼吸困難、血壓下降等異常情況。醫院急救人員到場搶救40分鐘左右,楊女士生命體征消失,不幸離世。“看到妻子時,她整個脖子上都是密密麻麻的針眼,鼻子和眼睛也有血流出。”楊某丈夫告訴健康時報記者,妻子進行的是脂肪填充手術。

            南陽市宛城區衛健委公布的《關于宛和美容外科診所整形手術致人死亡的情況說明》稱,經初步調查,宛和美容外科診所是一家經宛城區衛健委批準的私立醫療機構。參與此次手術的主治醫師、麻醉醫師、護士均屬于有資質的衛生技術人員,但麻醉醫師未在該機構注冊,屬于違規執業。

            此外,裁判文書網《貴陽云巖甲秀醫療門診部、杜麗娜醫療損害責任糾紛二審民事判決書》提到一審法院認定事實:2017年1月16日,原告杜麗娜在被告貴陽云巖甲秀醫療門診部進行抽脂+豐乳術、祛眼袋等手術,并將抽出脂肪剩余部分保存。2017年7月26日,原告再次到被告進行自體脂肪豐乳術。2017年5月15日,原告杜麗娜在被告處進行面部提升術(被告所謂“微拉美”),術后右側顳部傷口處滲血,右側面部淤青、腫脹,予擠壓術區、擠出凝血、加壓包扎等處理。

            專家:多部門加大醫美行業的監督和執法力度

            馮永強提到,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有三種原因:“一是整個行業現在發展迅猛,數目繁多;二是迅猛發展下各醫美行業良莠不齊;三是一些醫美投訴相關事件,不一定局限于醫美機構,也存在非法機構、非法醫務人員、非正規產品的使用,從而造成一系列問題。”

            “目前這種非法行醫的狀態是比較嚴重的,一些從事醫美行業的不是醫生,他們沒有相關的行醫資質,即使有一些醫美相關的行醫證件,仍存在質量不齊的情況,這樣都會導致投訴數量的增加。”馮永強補充。

            目前國家已經對此問題相當重視。

            2021年5月28日,國家衛健委、中央網信辦等八部門發布《關于印發打擊非法醫療美容服務專項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定于2021年6月-12月在全國范圍內開展打擊非法醫療美容服務專項整治工作,提高美容醫療機構(含中醫美容醫療機構)依法執業意識,強化醫療服務質量和安全管理,防范醫療糾紛和安全風險,嚴厲打擊非法醫療美容活動。

            馮永強也建議,我們應該從多部門加大醫美行業的監督和執法力度,一般衛生監督針對的是對醫療機構進行一些檢查和執法,但仍然存在一些非法醫療機構自己做出的非法醫療診所,甚至開在家里,這需要協同公安部門加強對這種行為的執法力度。

            馮永強補充,在依法清除醫療美容不良信息的同時,也要同步加強醫療美容廣告等方面的監管,綜合運用多種社會治理手段,形成治理合力,推動醫美行業健康規范發展。(孔天驕)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