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美尚未完全脫離疫情,又現“超級真菌”傳播致3死

            2021-07-23 10:43:21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7月23日電 綜合報道,當地時間22日,美國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CDC)主任瓦倫斯基再次對美國當前疫情發出緊急呼吁,警告稱美國尚未完全脫離疫情。另一方面,美國出現“超級真菌”傳播事件,已造成3人死亡。

            資料圖:當地時間7月13日,紐約市一家超市內顧客正在挑選商品。中新社記者 王帆 攝

            德爾塔變種病毒肆虐

            美國抗疫再迎“關鍵時刻”

            當地時間22日,CDC主任瓦倫斯基表示,德爾塔變種病毒是科學家見過的最具傳染性的呼吸道病毒之一。

            她強調,德爾塔變種比之前的(新冠)毒株更具侵略性和傳染性。“這是我們目前所知的、也是我從業20年以來所見的,最具傳染性的呼吸道病毒之一。”

            德爾塔變種病毒目前正在全美迅速傳播。截至本周,在已測序的病例中,感染該變種病毒的病例已經占到總數的83%;而在7月初,這個數字還只有50%。

            瓦倫斯基當日還對全美疫情發出警告。她稱,德爾塔變種病毒正在低疫苗接種率地區廣泛傳播,這是美國又一個抗疫的“關鍵時刻”。

            瓦倫斯基懇請尚未接種疫苗的人“嚴肅對待德爾塔變種”。她強調,“這種病毒不會自動放棄,它會不斷搜尋脆弱的人并感染他們。請考慮接種疫苗,并在此前注意防疫。”

            《紐約時報》指出,這與白宮幾個星期前的態度形成鮮明對比。獨立日期間,美國總統拜登在白宮南草坪舉行盛大派對,宣布美國“從疫情中獨立了”。

            報道稱,瓦倫斯基最新的表態顯示,官方越來越擔心已經取得的成就正在喪失,當前激增的病例可能讓那些疫苗普及率低、住院率高的地方衛生系統不堪重負。

            當地時間5月17日,民眾從美國紐約市猶太社區的一所學校外經過。中新社記者 廖攀 攝

            美國出現“超級真菌”傳播

            已致3人死亡尚無法治愈

            另一方面,美國衛生官員22日表示,現在有證據表明,一種“無法治愈”的真菌在兩家醫院和一家療養院內傳播,已造成3人死亡。

            根據CDC的報告,華盛頓特區的一家療養院和得州達拉斯地區的兩家醫院爆發了“超級真菌”感染。少數患者患有侵襲性真菌感染,三類主要藥物對這些感染都是無效的。

            CDC的博士梅根·萊曼稱:“這確實是我們第一次開始看到耐藥性聚集病例”,其中患者顯然是在相互感染。

            多年來,衛生官員在發現一些常用藥物對真菌感染情況幾乎無效后,就一直對這種超級真菌的可能出現發出警告。

            2019年,醫生在紐約診斷出三起病例,這些病例也對一類稱作為棘白菌素的藥物具有抗藥性,該藥物被認為是對抗真菌感染的最后一道防線。但在紐約的病例中,沒有證據表明感染已在患者之間傳播。科學家得出結論是,治療過程中形成了對藥物的耐藥性。

            但CDC對于最新出現的病例得出結論,這些真菌感染確實進行了傳播。

            在華盛頓特區,一家專門收治重病患者的療養院中出現了101例感染耳念珠菌病例,其中3例對所有三種抗真菌藥物均具有抗藥性。達拉斯地區兩家醫院的感染集群有22人,其中兩例具有這種抗藥性。

            根據CDC的說法,這些病例發生在2021年1月至4月。在治療完全無效的五人中,有三人死亡,其中兩人是得州的醫院病患,另一人在華盛頓。

            萊曼表示,兩地的病例都在持續爆發,自4月以來還發現了其他感染。但新增病例尚未被報告。

            調查人員查看了醫療記錄,沒有發現這些集群中的患者以前使用過抗真菌藥的證據。衛生官員表示,這意味著它們會在人與人之間傳播。

            (原標題:抗疫到“關鍵時刻”,美又現“超級真菌”傳播致3死)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