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醫保目錄“騰籠換鳥” 湖南148、吉林187個藥品調出醫保

            2021-07-12 10:49:59     來源:健康時報網

            7月9日,湖南省醫保局發布文件,148個藥品將停止報銷。這是繼河北、吉林、安徽等地相繼發文之后,又一省份發布調出醫保產品的相關文件。

            8月1日起,湖南148個產品醫保不再報銷

            根據湖南省醫保局正式發布《關于2021年湖南省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消化期內藥品調整的通知》顯示,本輪調整將磷酸鋁等148個藥品調出“消化期內藥品部分”目錄,本輪調整后,湖南省“消化期內藥品部分”目前保留藥品為82個。

            值得關注的是,在本次保留的82個藥品中,有39個為注射劑,包括噴他佐辛注射劑、香菇多糖注射劑等;有20個中成藥,保留了三個中藥保健品,分別血絡通膠囊、復方銀興通脈口服液和復方南加口服液,最高自費比例達20%。

            湖南醫保在上述文件中強調,本輪消化期內藥品調整后,湖南省“消化期內藥品部分”目前保留藥品為82個,具體消化調出時間按國家有關規定另行通知。本輪調整將磷酸鋁等148個藥品調出“消化期內藥品部分”的產品從2021年8月1日起,調出藥品基金不予支付。

            據業內人士分析,“消化期內藥品部分”目前保留藥品也不會保留太久,按照此前醫保局相關文件,地方增補品種調出醫保的時間表要求是三年內徹底完成清理。而今年6月醫保局發布的《關于做好2021年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障工作的通知》強調,各地要在2021年6月底前完成第二批40%增補品種的消化工作。

            多地發布調出醫保文件,注射劑等成關注重點

            記者注意到,跟湖南醫保局發布的相關文件類似,就在6月末,安徽、河北、云南、吉林、天津等地相繼發布文件,從醫保剔除相關產品。值得注意的是,多地清退的相關產品中,注射液、重點監控的產品成為清退產品的重點關注之一。

            6月30日,安徽醫保局發布的《關于安徽省醫保原增補藥品2021年消化藥品清單的公示》顯示,安徽省不在2019年版國家醫保藥品目錄中的藥品(含劑型)共計411個,去年已消化166個,計劃2021年消化153個,其中涉及39款注射劑,包括舒洛地特注射劑、拉貝洛爾注射劑等;6月底,天津市醫療保障局發布了《市醫保局市人社局關于公布天津市增補藥品目錄第二批剔除品種的通知》,涉及155種產品剔除醫保,將近有30種注射劑也在名單之列。

            隨著多地發布相關文件,上市藥企也紛紛發布應對公告,7月6日,濟川藥業發布公布,公司主要品種蒲地藍消炎口服液、蛋白琥珀酸鐵口服溶液退出河北醫保。相關數據顯示,2020年,蒲地藍消炎口服液在河北省的銷售金額約1.1億元,蛋白琥珀酸鐵口服溶液在河北省的銷售金額約5000萬元,藥品的具體銷售規模除受到醫保支付政策的影響外,還會受到產品療效、品牌影響力和用戶的認可度等因素影響。

            雖然濟川藥業在公告中極力強調,上述兩款產品退出醫保短期內不會影響公司業績,但業內人士分析,如果兩款產品退出河北省醫保,在其它省份或許也有示范效應,退出不是沒有可能。

            根據2019年8月國家醫保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印發《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顯示,要求“各地應嚴格執行國家醫保目錄,不得自行制定目錄或用變通的方法增加目錄內藥品,也不得自行調整目錄內藥品的限定支付范圍。對于原省級藥品目錄內按規定調增的乙類藥品,應在3年內逐步消化。

            2021年是文件要求的第二年,在這一大環境的要求下,醫保目錄的騰籠換鳥是趨勢所在,未來或許將會有更多療效不明確、重點監控的產品持續退出醫保目錄,同時也將有更多的新藥進入,對于醫保目錄的變化相關醫藥人或將持續關注。王永文整理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