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7月4日(北京時間7月5日),美國泰森食品公司發表聲明稱將召回近850萬磅(約385萬公斤)可能感染了李斯特菌的雞肉。另有消息表示,疑似該公司產品引起李斯特菌導致3人感染1人死亡。究竟什么是李斯特菌?國內產品是否受到影響?
緊急召回385萬公斤冷凍雞肉,疑致3人感染細菌1人死亡
泰森食品在聲明中表示,由于雞肉食品可能接觸到了李斯特菌,出于“高度謹慎”的考慮,發出召回通知。“雖然沒有確鑿的證據表明產品在裝運時受到了污染,但出于謹慎考慮,公司將啟動自愿召回程序”。
美國農業部(USDA)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其下屬美國食品安全檢驗局于6月9日接到通知,有兩人患上了李斯特菌病,該機構認為有證據表明李斯特菌與泰森食品公司生產的預煮雞肉有關。此外,在4月6日至6月5日期間,有一人死于李斯特菌病。
美國農業部表示,這些冷凍即食產品是在2020年12月26日至2021年4月13日之間生產的,已被配送到了全美各地的零售商和各種機構,包括醫院、學校和國防部所在地。農業部建議消費者不要食用這些產品,也建議零售商和各種機構不要再銷售該批次產品。
國內冷凍雞肉產品能否食用?泰森中國:均來自國內自有產業鏈
公開資料顯示,泰森食品系知名食品品牌,創始于1935年,總部位于美國阿肯色州,是全球最大的雞肉、牛肉、豬肉生產商及供應商之一。2020年,該公司凈收入為21.5億美元,2021年6月2日,位列2021年《財富》美國500強排行榜第73位。
從2001年起,泰森公司加快了開拓中國市場的步伐,相繼在中國成立了“泰森大龍食品有限公司”、“山東泰森新昌食品有限公司”、和“江蘇泰森食品有限公司”。7月5日下午,記者分別致電上述三家公司,電話均未能接通。
截至目前,泰森中國對上述事件暫未有所回應。不過在去年6月21日,泰森中國官方微信曾針對“海關總署暫停美國泰森注冊號為P5842的禽肉企業產品輸華”進行回應時表示,“泰森中國目前在中國市場銷售的雞肉產品,均來自國內自有產業鏈,消費者無論在任何正規渠道購買的泰森雞肉產品,均可通過產品標簽識別產地”。
美國多次暴發李斯特菌大規模感染,每年造成約500人死亡
李斯特菌病是一種由李斯特菌從腸道擴散到身體其他部位引起的感染。《中國感染與化療雜志》顯示,李斯特菌病在歐美等國家常有報告,美國每年大約有2500例因感染李斯特菌繼發嚴重的疾病,大約有500例死亡①。
據中國新聞網援引外電報道稱,2011年,美國曾暴發大規模感染李斯特菌事件,該事件自2011年9月中旬開始,從科羅拉多州南部的農場向外蔓延,直至2011年12月才結束。事件最終導致146人染病30人死亡。
報道還稱,此前,美國還多次暴發李斯特菌大規模感染事件。1998年,21人因食用受這種病菌感染的熱狗等肉類熟食死亡。1985年,52人死于食用受這種病菌感染的軟干酪。
1-4周后開始出現癥狀,李斯特菌病嚴重可致命
解放軍309醫院營養科主任左小霞7月5日接受健康時報記者采訪時介紹,李斯特菌是一種嗜冷菌,存在于大自然中各個地方,在-20℃的環境下都可以生存,也正因為此,被稱作“冰箱克星”,因為它可以隨著食物、冰等進入到冰箱內,并長期生存,污染冰箱內的肉類、蔬菜、海產品等各種食物。
根據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的數據,李斯特菌引起的嚴重疾病癥狀一般在食用受污染食物后大約1到4周開始出現,癥狀可能包括頭痛、頸部僵硬、失去平衡、意識模糊和抽搐,以及發燒和肌肉酸痛。受感染的孕婦可能出現早產、流產和死產,嬰兒健康也可能受影響。此外,免疫力低下人群、年齡在65~70歲人群也是感染高發人群。
左小霞提醒,家庭日常購買食物一定要適量,盡量不要將食物放在冰箱中長期冷凍,食物高溫煮熟后再食用,夏季吃涼拌菜時一定要洗凈,同時冰箱要定期清潔,防止細菌長期在冰箱中導致食物交叉感染。另一方面,大家要合理膳食,保持腸道健康,多吃含膳食纖維的食物,提高自身的免疫力,這樣即便遭受腸道感染,也不會引發嚴重癥狀。(齊鈺 邱越)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