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夜間用藥困境如何解?專家:應給予“24小時藥店”政策傾斜

            2021-07-05 10:46:36     來源:健康時報網

            “前幾日凌晨3點,因為身體不適急需買藥,在家附近看到好幾家門口張貼著‘24小時供藥服務’和‘24小時營業’標識的藥店,都關著門、黑著燈,沒有人。打電話也聯系不到藥店的工作人員。”近日,家住青海省西寧市民惠城的馬先生向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看病用藥投訴留言板反映了夜間用藥遇到的問題。

            “當地的‘24小時藥店’不僅少,有的那幾家,其實在晚也不營業,給深夜突發疾病的患者用藥造成很大不便。”馬先生說道。

            藥店公示的承諾應當與實際提供的服務相一致

            藥店的夜間服務,是指零售藥店為了滿足消費者的續期,特別是夜間需要緊急購藥時,可以實現24小時藥品供應。

            7月1日,健康時報記者致電青海省西寧市城北區朝陽市場監督管理局,工作人員稱,

            藥店公示的承諾應當與實際提供的服務相一致。會對沒有做到“24小時營業”的藥店進行相應整改,將其“24小時營業”等宣傳告示牌拆掉。如果后期藥店依然不摘牌的話,會對其進行約談和立案查處。

            2016年,西寧市各區縣食品藥品監管部門曾將24小時營業作為藥店的服務承諾,設立24小時營業藥店16家。同時,將社區衛生服務站、服務中心等醫療機構應開展夜間便民服務。據悉,目前尚無規定要求藥店必須24小時營業。記者注意到,馬先生當天晚上去的多家“24小時藥店”均未在上述16家之中。

            “如果門店已經取消了夜間服務,應及時撤除告示牌。門店公示的營業時間、網絡平臺公示的服務時間,都應當和實際保持一致。”上述工作人員表示。

            “24小時營業”的西寧城西區佰世堂大藥房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在西寧市里,確實存在不少疑似虛假宣傳“24小時營業”,實則夜間并不開門的藥店。這樣宣傳,只是一個吸引顧客的噱頭。

            “雖然我們24小時營業,但晚上藥店沒有藥師在,開不了處方藥,只有普通的非處方藥可以開,主要以感冒藥、退燒藥、腸胃藥等為主。因此,凌晨后前來開藥的人并不是特別多。”上述藥房工作人員表示,開處方藥需要白天將處方單提供給藥店藥師,進行備案后,晚上才可以開藥。

            “晚上如果突發不舒服,基本上都是去醫院掛急診。但如果遇到感冒、發燒、腹瀉等常見病時,如果藥店能買到的話還是比較方便的,畢竟藥店離家更近些。”北京市朝陽區的劉女士說道。

            做24小時營業商家,究竟難在哪兒?

            為方便群眾夜間購藥,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率先在2004年發布《藥品經營許可證管理辦法》,稱開辦藥品零售企業應當具有能夠配備滿足當地消費者所需藥品的能力,并能保證24小時供應。

            2012年,商務部發布《零售藥店經營服務規范》,提倡零售藥店設置夜間服務窗口,實現24小時藥品供應,滿足廣大消費者的需求。自此之后,很多藥店便在門頭上掛出“24小時營業”的牌子。

            2020年,浙江省藥品監督管理局浙江省衛生健康委員會浙江省醫療保障局三部門聯合印發《2020年浙江省24小時“網訂店送”藥房建設工作方案》,旨在將質量管理規范、年度信用等級為誠信的連鎖門店納入24小時“網訂店送”藥房建設名單,打通夜間送藥“最后一公里”,更好滿足百姓用藥需求。

            這種政府提倡、藥店自主的作為,能真正的滿足消費者的夜間購藥需求嗎?

            記者調查發現,住宅小區周圍沒有24小時藥店、24小時藥店無人值班是目前夜間用藥患者遇到的主要問題。

            多個藥店商家告訴健康時報記者,做到24小時營業存在很多困難,主要表現在:首先,是夜間愿意值班的店員很少,招人難;其次,夜間營業藥店需要花費更多的人工、水電等成本,但是消費者卻并不是每晚都有夜間用藥需求,盈利得不到保障;夜間值班人員的安全問題難以保證。

            除此之外,執業藥師夜間不在崗,處方藥也不敢隨意銷售。綜合多方因素,真正的做到“24小時營業”的藥店少之又少。

            應給予“24小時藥店”一定程度的政策傾斜和支持

            “藥店從市場行為角度上講,如果將其定位成一個‘賣藥商店’,是可以根據自身情況能力,自愿開的;但如果將藥店納入當地的公共衛生服務中,成為醫療機構下的輔助開藥機構的話,藥店是應該實行‘24小時服務’的。”中國藥科大學國家執業藥師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康震教授在接受健康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24小時藥店”很難做大做好的原因是夜間消費者購藥需求量少。但與此同時,藥店不像便利店,賣藥是需要專業人員進行審核把關,用藥提醒的。

            “在醫療資源相對貧乏的地區,醫療機構數量少、門診量少且分布不勻的情況下,應當將藥店等社會資源納入進來,將其變成一種公共資源來使用。”康震教授認為,藥品是一種特殊的商品,藥店與其他經營性商店是有區別的,應當將其看成提供公共醫療服務的場所,而不是單純的“賣藥商店”。

            對此,康震教授建議,夜間售藥本身具有公益性質,要想讓24小時藥店落到實處,政府部門也應該給予鼓勵和支持,國家政策方面應該對其進行一定程度的傾斜。對于主動提供24小時服務的藥店,可進行適當補貼其夜間售藥的經營成本,政策上也給予一定優惠,提高藥品零售商家參與夜間售藥的積極性。

            山東省醫學會臨床藥學分會候任主任委員、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臨床藥學科主任郭玉金告訴健康時報記者,關于夜間用藥,建議人們可以在家中備一些常用藥,像治療感冒、發燒、腹瀉等常見病的藥品,使用前應咨詢醫生或藥師,病情癥狀較嚴重時去醫院就診,避免自行服藥后掩蓋病情而導致治療延誤。

            據悉,目前市場上如美團等即時配送平臺興起的夜間送藥服務、線上的問診、藥師指導等服務。有條件的藥店設置自助購藥機,為消費者提供一些非處方類藥品、部分醫療器械,便于應急。(郝倩玉)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