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我國多地發布暴雨紅色預警,暴雨過后這些癥狀要謹慎對待!

            2021-07-01 10:52:34     來源:健康時報網

            “我家孩子這兩天突然開始拉肚子,最嚴重時一小時拉好幾次。開始我們還以為是普通著涼了,到醫院一查竟然是痢疾。”家住福建省泉州市的魏伊(化名)女士家剛滿周歲的孩子幾天前在醫院確診了痢疾感染,“也不知道是為什么,醫生說可能是吃了不干凈的東西導致的。”

            連日來,強降水頻頻侵襲福建省,多地多次發布暴雨紅色預警。6月28日,該省暴雨預警更是提升為Ⅲ級,多地出現街道被淹。健康時報記者梳理中國氣象局信息發現,截至6月29日下午15時,全國當日已有15地市區發布暴雨紅色預警,72個地市區發布暴雨橙色預警。

            楚天都市報劉燦攝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醫院感染控制中心主任醫師吳安華告訴健康時報記者,在暴雨過后,尤其要是還引發了洪水或內澇時,最常出現的就是腸道傳染病,包括傷寒、細菌性痢疾、其他腸道傳染病等,甚至出現鉤端螺旋體病等,需要關注當地傳染病現狀。腸道傳染病常見的癥狀有畏寒、發熱、腹痛、腹瀉,惡心、嘔吐等,鉤端螺旋體病常見表現有寒熱身痛一身乏,眼紅腿痛淋巴大,乏力特別明顯,甚至與發熱不相稱,若不及時就醫可能危及生命。

            另據中國天氣網報道,除了常見的腸道傳染病,暴雨后常出現的傳染病還有手、足浸漬,濕疹,夏季皮炎,毛囊炎等皮膚疾病。“如今人們生活水平越來越好,這些傳染病也越來越少見,但在局部地區仍時有發生。”吳安華指出。

            據吳安華介紹,腸道傳染病的發生大多是又因為“病從口入”,也就是因為飲用或食用了被污染的水或食物所導致的,而皮膚傳染病大多是因為皮膚長時間接觸被污染的水源或是由于環境污染所引起。

            吳安華提醒,在遇到暴雨或洪水時,首先要保證自身的生命安全;其次,在確保人身安全的前提下,要尤其注意飲食和飲水的安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選擇瓶裝水相對更為安全,或直接由其他地區提供干凈的水源供居民飲用,切忌喝生水,一定要煮開后飲用。在飲食方面,食物一定要洗凈、煮熟,水果也一定要仔細洗凈后食用;第三,居民要在疾控部門的指導下,做好環境的清潔和消毒工作;第四,一定要注意個人手衛生,飯前便后要洗手;第五,出現發熱、感冒等癥狀不要掉以輕心,要及時就醫,避免小病拖成大病。(邱越 趙萌萌)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