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數字人民幣App工行子錢包中推送億通行。
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 程維妙)據北京市交通委6月30日公告,自今日起,北京軌道交通開啟全路網數字人民幣支付渠道刷閘乘車體驗測試。已開通工商銀行數字人民幣業務的乘客,可在北京軌道交通已有24條運營線路及4條市郊鐵路范圍內,通過億通行App參與數字人民幣支付刷閘乘車體驗測試。
記者此前已開通工商銀行數字人民幣業務,在數字人民幣App“子錢包”中的工商銀行錢包項下點選億通行,之后前往億通行App,乘車碼頁面可看到“數字人民幣專區”,開通乘車服務即可使用數字人民幣支付刷閘乘車。乘車后,數字人民幣錢包會彈出扣款信息。
億通行App中的“數字人民幣專區”。
使用數字人民幣乘坐地鐵后,可在交易記錄中查詢。
根據公告,后續北京軌道交通還將推進數字人民幣在售票、過閘等多場景下的多形式應用,持續優化提升數字化出行體驗。
記者注意到,目前只有工行數字人民幣子錢包接入了億通行,建行子錢包則是接入了青島地鐵App。六家國有銀行子錢包接入的商戶總數已有約30個,包括京東、天貓、B站、美團、餓了么、滴滴、順豐、攜程、途牛、東方航空等,其中部分商戶已打通全部六家國有行。
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所長穆長春曾在公開演講中介紹,推送子錢包設計能夠保護個人隱私。使用數字人民幣支付時,會將用戶的支付信息打包做加密處理,用子錢包的形式推送到電商平臺去,平臺不知道用戶個人信息,這樣就保證了用戶核心信息的隱私保護。
“個人可以通過子錢包實現支付場景的限額支付、條件支付和個人隱私保護等功能,比如想藏個私房錢,也可以進行親屬贈予功能的管理。企業和機構可以通過子錢包來實現資金歸集和分發、會計處理、財務管理等功能。”穆長春表示。
線下場景也不斷擴容,目前生活繳費、購物消費、旅游景區等不少應用場景已落地試點數字人民幣,北京、深圳、長沙、青島等十個試點城市的線下試點商戶數已至少在幾十萬量級。
而在這些場景使用數字人民幣的前提,是擁有數字人民幣錢包。一個渠道是通過紅包活動抽簽,目前北京已開展過兩輪紅包試點活動,共抽取25萬名“幸運兒”,可下載數字人民幣App。沒中簽的用戶可自主申請,申請渠道包括工行、農行、中行、郵儲等多家參與數字人民幣測試的國有大行。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程維妙 編輯 王進雨 校對 陳荻雁
(原標題:實測體驗!今起北京地鐵可刷數字人民幣乘車,怎么用?)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