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中國消費者協會在其官網發布《2021年“618”消費維權輿情分析報告》,報告中點名鐘薛高:監測期內,共收集與鐘薛高相關負面信息38439條。其中,6月15日—6月19日期間,鐘薛高相關負面信息輿情集中出現,負面信息在6月17日達到峰值。
有關鐘薛高負面信息日趨勢圖
與鐘薛高有關的話題:#鐘薛高的廣告有多野?#、#鐘薛高雪糕最貴一支66元#、#鐘薛高不加一滴水冰激凌有水分#、#鐘薛高特級紅提實為散裝紅提#等引發網友熱議。
有關“鐘薛高”負面信息詞云圖
有關這一輿論現象,中消協指出,鐘薛高2019年3月網頁宣傳內容與實際情況不符,系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的處罰引發輿情討論,網紅雪糕產品品質是否配得上這么高的價格是網友熱議的問題。
不可否認,今年夏天伊始,讓鐘薛高再一次火出圈的不是它的那些匪夷所思的“聯名款”,而是一次又一次的輿論爆發。網友吐槽“買鐘薛高就是智商稅”、“網紅雪糕憑啥那么貴”“付了智商稅、再也不會買了”
那么處在輿論漩渦中的鐘薛高,給出的回復是什么呢?
6月15日,有網友曝出,《艾問人物》節目中,鐘薛高創始人林盛表示:“鐘薛高的毛利和傳統冷飲企業毛利相比,其實略高。最貴的一支賣過66元,產品成本差不多40塊錢,它就那個價格,你愛要不要。”
一石激起千層浪,此次鐘薛高創始人林盛的發言成為引發吐槽鐘薛高輿論熱點的開端,網友紛紛將矛頭指向鐘薛高的高額定價。1天后,鐘薛高官方微博發文辟謠,稱“愛要不要”是供應商對于鐘薛高的態度,并非鐘薛高對于消費者的態度,并表示“對于別有用心的惡意造謠,移花接木,我們保留法律追究的權利。”
鐘薛高官方微博截圖
可是,網友對官方的辟謠并不買賬,有關鐘薛高智商稅的說法在互聯網上進一步發酵。6月17日,鐘薛高再其官方微博發布題為“錯可以改,但抹不去。再次致歉,警鐘長鳴。”的道歉。可是網友的指責并沒有因道歉而止息,反而在當天,有關鐘薛高的負面信息達到了峰值。
作為一家2018年3月成立的企業,鐘薛高至今3年的時間里,受到過兩次行政處罰。
第一次是2019年4月,上海市黃浦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對其在當時的官網中關于產品原材料及生產設備方面的不當表述做出了提醒并處罰6000元。
第二次是2019年8月,在更新天貓頁面的產品描述時,鐘薛高混淆了特牛乳(配方不加水)和輕牛乳(配方含水)兩款產品的描述,再次對消費者造成了誤導,上海市嘉定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提醒并處罰3000元。(李宣璋)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