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增強現實”火了:龍頭股漲停 產業鏈企業積極布局

            2021-06-15 19:32:26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 中國證券報

            “增強現實”火了!據報道,華為將于6月17日舉辦2021共贏未來5G+AR全球峰會。

            東財Choice數據顯示,增強現實概念指數15日大漲2.06%,漲幅在概念板塊中排名第二。成分股中,GQY視訊收獲了20.04%的“大號”漲停,藍特光學漲14.96%,水晶光電漲停。

            圖片來源:東方財富截圖

            華為將召開5G+AR全球峰會

            華為2021共贏未來5G+AR全球峰會議程顯示,華為運營商BG首席營銷官蔡孟波將發布《AR洞察及應用實踐白皮書》。

            AR即增強現實的簡稱。華為表示,隨著5G生態逐步成熟,增強現實技術與行業應用的融合正在進入爆發期。

            浙商證券研報稱,根據Snap發布的報告,AR下一個前沿領域的作用是幫助提升客戶體驗。目前越來越多的消費者認為AR已經轉向實用。例如,消費者可以虛擬地試用美容產品或在家中挑選家具。隨著AR使用量的增長,虛擬商務將越來越普遍,同時AR將提升消費者的購物體驗。

            據媒體報道,今年4月,華為消費者業務AR/VR產品技術總監鄒文進表示,華為AR平臺已為至少5億臺設備提供技術支持,市面上大多數華為手機都支持AR引擎,預計今年還會增加3億臺非華為設備。

            浙商證券認為,在Facebook示范效應下,預計索尼、蘋果等科技巨頭新款AR/VR設備也將陸續面世,AR/VR市場成長空間有望進一步拓展。

            華鑫證券表示,Facebook和蘋果非常重視AR,均大力投入研發AR產品。IDC預計,2021年全球AR眼鏡和頭戴設備銷量不超過100萬臺。到2025年,銷量將增至2340萬臺,其中企業客戶將貢獻總銷量的85%左右。

            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預測,蘋果將于2022年二季度推出AR頭戴顯示裝置,提供影像式穿透的AR體驗。

            產業鏈企業積極布局

            海通證券認為,5G推動的終端創新方面,2021-2022年有望迎來AR/VR產業鏈的加速成熟和規模成長。

            6月15日,國光電器在交易所互動平臺稱,公司代工VR設備中的聲學模組,該聲學模組能應用于多種類型的VR設備。VR產品是公司爆發式增長的一類產品。未來,公司會緊抓機遇獲取更多VR產品、AR產品份額。

            根據光大證券研報,歌爾股份是全球中高端VR產品的主要代工廠商,占據FacebookOculus產品以及PSVR等主流VR頭顯的絕大部分代工份額。

            6月9日,京東方A表示,公司應用于VR、AR等領域的顯示產品已實現出貨,包括應用 “Fast” LCD技術及硅基OLED(Micro OLED)技術的顯示產品。

            此前,立訊精密表示,AR、VR是消費電子中重要的產品線,無論是零件還是整機,公司都有所布局,也在和相關客戶洽談。

            蘇大維格在互動易表示,公司自主研發的“納米波導光場鏡片”主要應用于AR頭盔等增強現實顯示設備,屬核心器件之一,也是主要的成本來源。

            恒信東方作為華為VR業務的內容合作伙伴,在VR/AR領域深耕多年,公司獲得“2020年度華為AR/VR優質合作伙伴”。

            水晶光電表示,目前公司在衍射波導、反射波導、Birdbath等多種AR、VR顯示技術上均有研發布局。

            數碼視訊在互動易稱,公司有體感、AR/VR相關技術儲備,尚未商用。福晶科技稱,公司前期已向客戶小批量提供AR/VR方面光學元件產品。 


            (原標題:6月17日華為又有大動作:龍頭股20cm漲停 產業鏈名單來了)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