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太歡樂了!實拍云南象群雨中“玩泥巴”

            2021-06-11 08:07:14     來源:環球網

            連續降雨特別是今天(6月10日)的中雨,為不斷遷徙的云南斷鼻象群帶來了別樣的驚喜。它們在云南玉溪市易門縣十街鄉的著母舊村找到了一處天然的戶外“浴室”,淌泥水、糊泥臉,在泥湯里滾來滾去……視頻中還可以看到,大象互相搓背,小象泥湯里甩鼻糊臉,象群玩的是不亦樂乎。

            不少網友看到這一幕后也是紛紛表示,真的是玩的太歡樂了。

            今年4月,有兩頭大象在玉溪的農戶家里喝了烤酒,之后便脫離大部隊,結伴回了普洱。離隊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他們是兩頭成年公象,本就不屬于象群。大象通常生活在母系社會族群中,由一頭祖母級的母象帶領。小象從出生開始,就是由它的媽媽姨姨和姥姥照顧。

            學術上,這種族群被稱為“聚合分離型”,母子關系是核心。族群的外圍是松散游蕩的年輕公象,隨著年齡增長而愈發獨立。而成年和老年公象都是獨來獨往的。這是大象避免近親繁殖的一種機制。

            再來看象群整體,時至今日,我們都無法準確地知曉大象為何而來,最終又要去往何方。人們提出過各種猜想,太陽磁暴影響、棲息地生境破碎、頭象缺乏經驗導致迷路……

            而網友們最偏愛“頭象迷路說”。年輕領導嘛,有干勁有闖勁,但缺了點經驗。雖然浪漫的擬人敘事惹人遐思,但這種講法并不準確。

            “斷鼻”這一族生活在保護區里,應當是在周邊棲息地沒有足夠生存資源的情況下,頭象想帶著他們尋找新的生存空間。連目的地都談不上有,又怎么能說是“迷路”呢?

            無論大象出走的原因為何,在面對《南方周末》的記者采訪時,云南大學的教授吳兆錄表示,這都是一場“悲劇”。“對大象是悲劇,對沒日沒夜守著大象的人來說也是悲劇。自然界中,沒有一個物種想毅然決然地離開故土。”

            有專家甚至直言,其實可愛的大象,殺傷力比老虎強。這一次云南的報道中,也都提示了大家,一定要保持人象安全距離,避免沖突。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