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今日印度”電視臺網站6日報道,南非研究人員在一名36歲艾滋病毒感染晚期女性患者身上發現了潛在的新冠病毒突變。該女子在攜帶新冠病毒的216天內,體內出現了30多種突變。
圖片來自網絡
該病例報告于周四以預印本的形式發表在醫學預印本網站medRxiv上,值得注意的是,這篇報告尚未經過同行評審。根據這份報告的說法,這名女性在2006年被診斷出感染艾滋病毒,隨著時間的推移,她的免疫系統一直在弱化。2020年9月感染了新冠病毒后,患者體內該病毒積累了13個刺突蛋白突變,以及19個可能改變病毒行為的其他基因變化。
報道稱,這些突變當中的一些也曾出現在世界衛生組織劃定為“須關注變體”的毒株上,例如一種名為E484K的突變,這也是新冠病毒變體B1.1.7的一部分(首次發現自英國),和一種名為N510Y的突變,這也是新冠病毒變體B.1.351的一部分(首次發現自南非)。
研究人員稱,尚不清楚這名患者是否將這些變異病毒傳染給了其他人。然而,研究人員表示,大多數的新冠病毒新變體是在南非的夸祖魯-納塔爾省等地區被發現,而在當地,有超過四分之一的成年人是HIV陽性(感染艾滋病),這種現象可能不是巧合。
資料圖
雖然尚無證據表明艾滋病毒感染者更容易感染新冠病毒,并產生嚴重的醫療后果,但研究人員表示,如果發現更多此類病例,晚期艾滋病患者可能會被看成是“全世界病毒變體的工廠”。
該研究的作者、德班夸祖魯-納塔爾市大學的遺傳學家Tulio de Oliveira告訴《洛杉磯時報》,免疫抑制患者攜帶新冠病毒的時間可能比其他人更長。而對于這名女性患者,Oliveira說,盡管仍然攜帶新冠病毒,但在最初的癥狀中,患者只表現出輕癥。
這名研究人員還呼吁,擴大對未被發現的艾滋病毒攜帶者進行新冠病毒檢測和治療,因為這“將降低艾滋病毒的死亡率,減少艾滋病毒的傳播,同時也將減少出現可能導致新一波疫情的變異新冠病毒的機會。”
資料圖
報道指出,如果進一步的研究表明,新冠病毒在艾滋病患者中的變異與傳播之間存在密切聯系,那將是成為印度的一個憂患,新冠疫情嚴峻的印度有近100萬人感染了艾滋病毒。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