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的身體健康和營養狀況,與成功的孕育新生命,以及獲得良好的結局和撫育下一代密切相關。因此育齡女性在懷孕前和整個孕期和整個的育齡階段,好的身體、營養儲備和心理儲備,是我們整個社會健康的基礎。”中國營養學會理事長楊月欣教授表示,女性健康需要全社會的高度重視。
中國營養學會理事長楊月欣教授致詞
5月31日,中國營養學會女性營養健康工作組在北京發布了《2021中國白領女性健康膳食白皮書》,從城鄉、東中西及三個年齡段對我國18-49歲女性在膳食結構、營養素攝入狀況、生理狀況及飲食結構等幾個方面進行了科學分析,發現女性人群重點營養與健康狀況,提出相關的科學性指導性建議,對中國白領女性的健康膳食進行了科學而全面的指導。
《2021中國白領女性健康膳食白皮書》發布會版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趙麗云教授現場對于白皮書做了解讀:
1、食物種類日趨多樣化 營養攝入不均
白皮書顯示,我國18~49歲城市育齡女性糧谷類、蔬菜、畜肉均攝入充足,以豬肉為主的畜肉攝入過多,其中畜肉攝入比例為79.7%,應適當調整畜肉等食物結構。
專家解讀:城市女性食物攝入的種類日趨多樣化,薯類、大豆及其制品,新鮮水果、魚蝦、蛋類、奶類都不太充足,畜肉類、禽肉類、動物內臟、烹調用油和烹調用鹽都超過了推薦值標準,應適當調整畜肉等食物結構。增加一些魚蝦類還有海產品,以及水果和奶蛋的攝入。
2、膳食脂肪的比偏高,疾病預防要關注
我國18~49歲城市育齡女性烹調油攝入量為36.8g/d,超出25g/天的比例為62.6%,脂肪供能比為37.1%,超過30%上限值。
專家解讀:膳食脂肪的比,標準是25%到30%,城鄉還有不同的年齡段和東中西部都超過30%上限值,這都是給我們造成慢性危險性疾病的風險的提高增加了可能。
3、城市育齡女性營養不良和貧血患病狀況均呈得到顯著改善
我國18~49歲城市育齡女性營養不良率為4.4%,已低于5%水平,不再是育齡女性的公共衛生問題;育齡女性貧血率為11.1%,與2012年育齡婦女貧血率15%相比呈現出顯著的下降趨勢;孕婦貧血率為13.6%,與2010-2012年相比有下降趨勢,而乳母貧血為17.2%,與2010-2012相比呈現出增長趨勢;應格外關注特殊育齡婦女人群的貧血問題。
專家解讀:食物要多樣、食物要平衡,多吃蔬果、奶類、大豆等等,還有是平衡膳食寶塔。我們每天的膳食離不開谷薯類、蔬菜水果類、畜禽魚蛋奶類,還有大豆堅果類。平衡膳食很重要,能幫助我們通向健康之路。
發布會上,佳沛集團大中華區總經理蔣時杰先生在現場分享道:“希望通過《2021中國白領女性健康膳食白皮書》,倡導全社會關愛女性營養健康。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