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催款催收,大家的第一反應就是我們會暴力催收、電話轟炸通訊錄、到家門口/公司堵人……,其實我們就是客服,日常需要不停地打電話聯系客戶幫銀行等金融機構催款回款,還要謹言慎行,因為一個不小心就會被投訴扣獎金。”提及自己的工作,職業催款人小徐如是說。
“有些客戶經歷慘,我們也能理解,但是不能不催,沒回款我們催款員也沒飯吃。更有甚者還理直氣壯,從電話開始罵到結束時,我們再氣一個臟字都不敢說,敢說就投訴。”小徐是某個專業催收公司中精英的一員,隸屬于電話催收。盡管平時恪守本分,堅持合規催款,但依然防不住不懷好意之人的惡意詆毀。
“2020年5月中旬,一連收到3個客戶投訴我們暴力催款,揚言要是不同意逾期賬單分期還款,就到監管局投訴銀行,大家都沒有好果子吃。”小徐直言,“這背后肯定有‘反催收’中介支招,因為其中一個客戶之前電話聯系的時候態度很好,大家交流都很和氣,說等2周就有錢,哪知道才過去1周,態度就大變樣,肯定有貓膩。”
所幸每次電話催款小徐這邊都有錄音,最終經過內部核實及銀行監管部門的糾察,銀行信用卡方及第三方催收沒有暴力催款行為。“當客戶知道銀行不想妥協,要采取司法訴訟手段時,他又開始打起了苦情牌,說自己也是被‘反催收’中介所欺騙,都是對方教他‘如何躲避欠款催收’、‘如何申請停息掛賬’、‘如何應對催款話術’。要是我們沒錄音自證,倒霉的就是我們。”小徐補充道。
對此,銀保監會相關負責人表示,這些專職“代理維權”的反催收團伙,一般不具備法律執業資格,但卻打著為消費者維權的旗號,會編造或歪曲事實,舉報金融機構存在違法事實,反復向監管部門進行投訴、舉報、信訪等,人為拉長維權流程,并向消費者收取高額手續費,煽動消費者反復向監管部門“維權”從中牟利,嚴重侵害消費者權益,擾亂正常消費維權秩序。
現在監管層已全面加強“反催收聯盟騙局”監管,以平安銀行為代表的金融機構也出臺多項舉措,這些方案中包含堅決不協商的“訴即訴”機制,即一旦接到疑似信用卡反催收聯盟投訴的案件,銀行堅決不協商,直接采取司法訴訟手段,依法追究反催收、逃廢債失信人的法律責任。
最后希望各位信用卡持卡人、債務人理性消費,理性刷卡。若因經濟原因導致債務逾期,遇上合規催款也無需緊張,可以通過合規合法的渠道與對應的金融機構協商還款計劃,求得最優解。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