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腫瘤治療黑幕”處罰結果公布 患者女兒:疑惑依舊很多!

            2021-06-01 11:02:32     來源:健康時報網

            備受關注的“腫瘤治療黑幕”事件有了新進展,上海有關部門對涉事醫生、醫院、企業的處罰結果公布:涉事醫生陸巍暫停執業6個月并罰款三萬元;上海新華醫院被罰款4萬元;涉事上海嘉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被罰沒165萬元。

            “雖然這件事已經有了部分的調查處罰結果,但這其中的疑惑依舊很多。陸巍醫生給我爸爸做治療的時候有沒有過度診療,他和上海嘉慷公司之間是否有利益輸送?為什么基因檢測公司要在醫院樓道里刷卡,醫院對這些事是否知情……這些謎團還沒解開。”5月28日,當事患者馬進倉的女兒馬榮告訴健康時報記者,這些疑惑希望上海市的有關部門能早日調查清楚。

            馬榮表示,不規范診療的調查結果仍然沒有公布,事件中的許多問題依然沒有說清楚。“截至目前,上海新華醫院對這件事沒有給我任何回應,也沒有做出過任何表態,連個道歉都沒有。”

            涉事醫生、醫院、企業均被處罰

            上海市衛健委監督所官方網站5月24日公布了“腫瘤治療黑幕”涉事醫生陸巍的相關處罰結果。處罰信息顯示,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員會于2021年5月24日作出了“陸巍衛生健康行政處罰案”的處罰決定,對陸巍處以“警告,罰款人民幣叁萬元整,暫停執業6個月”的處罰。處罰的事由為“未按規定填寫病歷資料,提供醫療衛生服務過程中未按照規定履行告知義務”。

            此外,上海市衛健委監督所官方網站還公布了陸巍所在的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處罰結果:警告,罰款人民幣肆萬元整。處罰事由是:醫療機構醫療質量管理不健全。

             

            與此同時,向“腫瘤治療黑幕”青海患者提供NK細胞免疫治療的上海嘉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也被處罰。根據上海長寧衛生健康委員會官方網站5月24日發布的消息,因“未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擅自執業”,上海嘉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被處以“處罰沒收違法所得15萬元,罰款人民幣150萬元;罰沒款合計165萬元”的處罰。

            5月28日,上海市衛健委方面表示,已作出對陸巍的行政處罰決定,處罰事由為未按規定告知患者病情、醫療措施、醫療風險、替代醫療方案等,以及未按規定填寫、保管病歷資料,或者未按規定補記搶救病歷。

            并非最終結果,目前調查仍在進行中

            對于事件的處理結果,張煜醫生于5月28日中午發文表示,對上述行政處罰決定感到“五味雜陳,難以評價”。他寫道,“我的愿望很簡單:希望民眾能得到規范的醫療,不良醫療行為越來越少。以及我的很多同道,那些踏踏實實為患者健康努力的醫生,能夠勞有所得。”

            4月18日,張煜醫生在知乎平臺上發布長文指出中國癌癥治療亂象,同時指控同行——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普外科醫生陸巍,沒有按標準指南制定治療方案,質疑其存在超適應癥使用藥品、推薦NK免疫療法等不必要的醫療行為。

            4月27日,國家衛健委召開例行新聞發布會,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局長焦雅輝在會上介紹,對于北醫三院腫瘤內科醫生反映的問題,國家衛健委進行調查核實,對于其中明確提到的青海患者的情況,國家衛健委組織國家癌癥中心、國內相關領域權威專家進行專家和同行評議。經過專家和同行的評議,認為相關醫生在整個治療過程中治療的原則基本符合規范。

            焦雅輝在會上并表示,對于反映的問題,比如基因測序、基因檢測的問題、NK細胞治療的問題,這個過程當中是否有不當的利益交換,也請上海市衛健委進行調查,如果發現有利益交換和利益輸送的違法違規情況,絕不護短、絕不回避,將會依法依規,予以嚴肅處理。

            據悉,這并非最終結果,目前調查仍在進行中。上海市衛健委監督所仍在調查患者馬進倉在上海新華醫院期間,是否被過度診療等問題,相關處置結果將由上海市衛健委作出。

            關于上海新華醫院對此事件有何表態?何時向社會公布?醫院被處罰后有何看法?5月28日下午,健康時報記者致電上海新華醫院,院辦及醫務科工作人員均表示“還不清楚”。(郝倩玉)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