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廣州市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通報稱,廣州荔灣區新增1例本土確診病例,為輕癥患者。患者為75歲女性,家住荔灣區龍津街的錦龍社區。患者家居環境樣本中,有2份檢測出陽性。
已經接種第一針新冠疫苗,第二針還沒有接種,周圍人出現確診或者密切接觸者還要繼續打第二針嗎?針對該問題健康時報記者采訪了江蘇省人民醫院感染科主任李軍。
北京團結湖疫苗接種點接種者前來接種新冠疫苗。陳琳輝攝
李軍告訴健康時報記者,其實是否繼續接種第二針新冠疫苗,主要取決于接種者是否被感染,同時要先明確自己是密接還是次密接或者次次密接的人,不同風險等級的人核酸檢測頻次要求不同,隔離要求也不同,應該具體按照各地實際情況進行核酸檢測。沒有被感染前都可以繼續接種疫苗,但是密接的人最好結束隔離觀察后再考慮接種,避免出現癥狀時混淆該癥狀是新冠病毒感染所致還是出現的疫苗接種反應。
“目前,關于如何確診是否感染新冠病毒,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進行核酸檢測,核酸檢測結果確定為陽性,就可以確診為新冠病毒感染者。新冠病毒核酸結果陽性的人,如果有發熱等相關癥狀或者CT檢查有病毒性肺炎的表現就是新冠病毒肺炎患者。”李軍告訴健康時報記者。
“普通大眾作為易感人群,接種新冠疫苗的目的就是為了能夠具有免疫能力,目前各種新冠疫苗對于各種新冠變異病毒的有效性還沒有足夠的研究數據,但是現用的新冠疫苗所產生的綜合免疫能力還是會對變異病毒有一定的阻斷效果的,所以易感人群還是盡可能的接種疫苗,以盡早形成自我免疫屏障。”李軍說。
截至5月21日,全國累計報告接種新冠疫苗48334.3萬劑次,其中最近8天接種超過1億劑次,中國疫苗接種規模正在加速推進。權威專家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中國目前有七種正在使用當中的新冠疫苗,相同技術路徑的疫苗“混打”不影響保護效果,中國現有疫苗可應對印度變異株。專家表示,只有人人都及時接種疫苗,免疫屏障才能早日建立并進一步夯實。
“新冠疫苗的接種所產生的免疫屏障至少可以發揮三重作用,第一,可以減少新冠肺炎重癥的發生,就可以降低致死的風險性。第二,降低重癥和減輕病情就可以減少新冠肺炎患者的住院比例。第三,我們希望最理想的結果就是能夠完全阻斷而不發生新冠病毒的感染。所以,新冠疫苗接種是建立自我免疫屏障最有效的途徑,最好能夠按照時間點完成新冠疫苗接種。”李軍表示。(高瑞瑞)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