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近日新聞,中國建筑國際(3311.HK)成功中標香港多個工程項目,合計中標總金額約為82.8億港元。其中包括黃竹坑站第三期商業及住宅發展項目,合約額約為53.9億港元;浸會大學學生宿舍及教學樓總包工程項目,合約額約為15.2億港元;油塘欣榮街鯉魚門公營房屋發展計劃第四期項目,合約額約為13.7億港元。
中國建筑國際本次中標多個香港工程項目,不僅體現了集團在香港大型工程建筑項目上的市場認可度,亦是集團經營韌性和綜合實力的佐證。對此,集團方面表示,此后將繼續朝著2021年新簽合約額不低于1,400億港元的目標邁進,積極爭取各類大型工程機遇。在自身實力和市場機遇的加持下,集團對完成既定的目標充滿信心。
公司在手訂單充裕 全年業績目標可期
據公告,集團2021年第一季度累計新簽合同金額約為306.5億港元,同比增長116.8%。疊加本次中標的香港多個工程項目的捷報,中國建筑國際在業務運營方面整體呈現出高速增長的發展勢頭,預計今年能夠盡快實現公司訂立的全年新簽訂單目標。
據《全球建筑業2030》報告預測,到2025年中國建筑行業總產值約為33.1萬億元,較2019年尚有8.3萬億的增量空間。在中國建筑國際的市場實力及品牌認可度雙重加持下,公司的各類承建業務有望釋放更大的增長潛力,未來的業務版圖更具想象空間。
打造粵港澳跨境執業先行優勢 業務有望持續放量
隨著工程建設機遇的不斷涌現,深珠兩地正在擴大與港澳專業資格互認范圍,打破以往港澳企業內地執業資質認證障礙。據悉,中國建筑國際旗下中建香港是第一家在深圳前海備案的香港工程建設領域專業機構,此后,中建香港旗下四間工程公司陸續完成深圳前海跨境執業資質備案。此外,中國建筑國際旗下中建澳門獲發了首張港澳建筑企業進入內地經營許可執照,率先承建了首個“澳門工程管理模式”試點項目。
自2019年《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發布以來,政府積極推進大灣區資質互認,助力粵港澳地區建筑業高質量發展。中國建筑國際優先搶占賽道,積極布局大灣區工程建設市場,憑借深耕港澳建造市場的經驗優勢和香港5張最高等級C牌施工牌照的資質優勢,接連取得珠海橫琴和深圳前海的特級總包資質。未來,中國建筑國際將繼續發揮獨有的港資央企優勢、中建體系合力優勢、科技領先優勢,在建筑業低碳轉型背景下實現業務持續放量增長。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