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接種新冠疫苗要收費?關于新冠疫苗謠言逐一粉碎

            2021-05-08 12:01:49     來源:健康時報網

            “新冠病毒疫苗5月份要收費”“第二針晚打就前功盡棄”“接種疫苗后要喝2000ml的水”……近期,一些與新冠病毒疫苗相關的謠言在朋友圈流傳。

             

            謠言1:新冠病毒疫苗5月要收費

            真相:新冠病毒疫苗全民免費接種,個人不承擔成本和接種費用。在居民知情、自愿情況下,接種費用都將由醫保基金和財政共同負擔。

            謠言2:首劑接種后2到3周內必須接種第二劑,晚了就前功盡棄

            真相:根據新版的新冠病毒疫苗接種指南,對于新冠病毒滅活疫苗來說,3周到8周內接種第二劑即可。而且,第一劑接種完后,即可產生保護抗體,第二劑接種時間不影響第一劑的效果。

            謠言3:通過疾病獲得免疫比通過疫苗獲得免疫好

            真相:通過天然感染獲得免疫可能會付出高昂的代價。疫苗與免疫系統相互作用產生的免疫反應與通過自然感染產生的免疫反應類似,但疫苗一般不會導致疾病,也不會使受種者受到潛在并發癥的威脅。

            謠言4:打完新冠病毒疫苗后,喝2000毫升的水,能避免不良反應。

            真相:適量喝水是維持人體健康的前提,但與接種疫苗的不良反應無直接關系。短時間內過量喝水,容易導致機體不適。

            謠言5:打完新冠病毒疫苗后,不能運動,否則會降低機體免疫力。

            真相:打完疫苗后可適度運動,不會降低人體免疫力。不過,建議避免劇烈運動,這是為了防止因運動過度而讓身體不適。

            謠言6:打完新冠疫苗一周內不能喝酒、喝咖啡、喝茶,不能吃海鮮、牛肉等。

            真相:接種疫苗與飲食沒有直接的關系,無論接種前還是接種后,都可正常飲食。專家建議,為了保持身體健康,避免飲酒,避免吃平常就容易導致過敏的食物。

            謠言7:新冠病毒變異了,疫苗可能是白打了。

            真相:從全球對新冠病毒變異的監測情況看,目前尚無證據證明病毒變異會使現有的疫苗失效。雖然病毒一直在變異,但到目前為止,它的臨床特性并沒有改變。科學家發現,國產疫苗對部分國外變異新冠病毒仍有效果,即使預防輕癥的保護效力有所降低,但預防重癥的保護效力仍舊比較高。

            謠言8:疫苗接種后,保護期只有半年。

            真相:目前只有半年的疫苗接種后數據,而不是“只能保護半年”。

            國家衛健委近日公布,目前通過接種者抗體水平監測,大概是6個月以上。這是目前監測到的抗體水平時間,不代表免疫只有這些時間,并且,抗體也不是唯一衡量疫苗保護的指標。目前,關于疫苗的免疫持續性研究還在持續觀察中。而針對率先接種過疫苗的“先鋒隊”研究發現,接種者目前已經獲得了9個月的抗體監測數據。

            謠言9:打了新冠疫苗就不用做核酸檢測了

            北京市疾控中心表示,根據前期新冠病毒滅活疫苗臨床試驗研究,接種第二劑疫苗約兩周后,接種人群可以產生較好的免疫效果。不過,新冠疫苗接種證明不能替代核酸檢測報告。接種新冠疫苗后,極少數受種者仍可能出現核酸檢測陽性或發病。

            謠言10:接種新冠疫苗將導致病毒“免疫逃逸”

            “免疫逃逸”指的是病原體或腫瘤通過不同機制拮抗、阻斷和抑制機體的免疫應答。“免疫逃逸”在理論上雖然有可能發生,但它根本就不是疫苗該背的黑鍋。新冠病毒的各種變異株,在疫苗大規模接種之前就已經出現了。反之,如果接種者寥寥、疫病傳播持高不下,病毒才會有更多機會發生突變。真正能解決新冠肺炎疫情的辦法還是盡快給大規模人群接種疫苗,減少病毒演化和變異的空間。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