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醫藥新昌制藥的國產十一酸睪酮軟膠囊已通過綠色通道進入醫院,滿足雄激素缺乏患者的急需。”近日,中華醫學會男科學分會主任委員、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男科主任鄧春華告訴健康時報記者。
4月11日,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刊發文章《口服睪酮安特爾全國多地斷貨!默沙東:已于今年1月在中國退市》表示,默沙東的十一酸睪酮軟膠囊(安特爾)已在中國退市,全國多地醫院斷貨,患者四處求藥。
“通過掛網綠色通道,昨天我們醫院也有這個藥了。”4月22日,曾向記者反映藥品斷貨的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內分泌科副主任醫師吳晞也告訴健康時報記者,21日起,華山醫院也有國產十一酸睪酮軟膠囊供貨了。此前,上海市多家醫院都面臨著因安特爾退市而造成的十一酸睪酮短缺問題。
目前,十一酸睪酮軟膠囊藥品文號只有兩家廠商持有,除去默沙東旗下的安特爾外,另一家為浙江醫藥新昌制藥廠。根據浙江醫藥2019年財報顯示,2019年,浙江醫藥的十一酸睪酮軟膠囊(商品名:樂仕)生產量為1198萬粒,銷售量為1315萬粒。不過,2020年的產銷量,浙江醫藥暫未對社會公布。
根據IMS數據,十一酸睪酮軟膠囊2017年國內市場銷售額409萬美元。
4月16日,有投資者在互動平臺向浙江醫藥提問:十一酸睪丸酮還在生產嗎?是否供不應求,利潤率多少?浙江醫藥回應,十一酸睪酮膠囊依然在生產,目前供應緊張。
“公司也了解到了安特爾退市、國內市場十一酸睪酮短缺的情況,管理層對此非常重視,近日,浙江醫藥也在積極推動我們的十一酸睪酮軟膠囊在多個省份掛網綠色通道,供醫院采購,填補十一酸睪酮市場上的空白。”浙江醫藥負責十一酸睪酮銷售的工作人員告訴健康時報記者,此前十一酸睪酮軟膠囊供應不足,與原料藥短缺有一定關系,未來,公司將會與原料藥廠家繼續溝通,盡可能保證公司十一酸睪酮軟膠囊的生產與供應。
“目前只有一個生產企業供應此藥,不知道產量能否保證臨床需求。”吳晞略帶擔心地告訴健康時報記者,多年來,十一酸睪酮軟膠囊的供應一直處于斷斷續續的狀態,但它在臨床上并不是罕見病用藥,目前,醫學界對于睪酮分泌對男性性功能、生殖功能等的影響認知還不足。
“此藥已經被寫入了多個指南與專家共識,但總體對它還不是很重視,有許多理論上應該用十一酸睪酮進行治療的患者,現實中卻沒用上這種藥。”吳晞表示,再加上十一酸睪酮受嚴格管制只能在醫院出售,如果按照我國男性性功能相關疾病的發病率推算,目前十一酸睪酮的銷量可能不足臨床總需求量的十分之一。(李超然)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