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第五批國家集采拉開序幕,參與品種達60多個、品規200多個

            2021-04-21 10:23:01     來源:健康時報網

            第五批國家藥品采購拉開序幕。國家組織藥品聯合采購辦公室發布《第五批藥品集采品種范圍的數據采集通知》顯示,4月19日至4月30日24:00前,各級醫療機構填報相關藥品預采購量。而在72天之前,2月3日,第四批國家集采以118家企業與158個產品中選、藥品平均降價52%的成績落下帷幕。

            據一位業界專家告訴記者,這塊“巨大的蛋糕”,讓不少藥企已“蠢蠢欲動”、“厲兵秣馬”。畢竟,第五批集采中標結果對藥企未來三年的業績至關重要。

            來源:寧夏醫藥采購平臺官網

            激烈競爭:16家企業扎堆競標全球暢銷抗凝藥物


            數據來源:風云藥談張廷杰

            “利伐沙班終于進集采了,這樣藥價就便宜了,進口的拜瑞妥太貴了。”李陽是一名腦梗患者,他告訴記者,利伐沙班進口藥一盒/5片要150元左右。很多病友都希望利伐沙班能進集采,藥價便宜些。

            由于拜耳醫藥的原研藥拜瑞妥專利已于2020年在中國到期,因此國內眾多企業紛紛研發生產仿制藥。截至目前,利伐沙班通過一致性評價的企業達15家。這也就意味著,原研藥企業拜耳醫藥將與15家國內藥企在同一賽道“競爭”集采名額。

            “匯倫的利伐沙班納入了國家集采。新天今年的銷售會不會大增?”第五批集采目錄一經流出,新天制藥的股民李彥(化名)就開始預測藥企未來一段時間的業績。對于投資醫藥股的股民而言,藥企參選第五批集采是個利好的消息。

            在第五批集采藥品中,國內過評企業最多的就是利伐沙班。利伐沙班是全球最暢銷的抗凝藥物,一直以來,拜耳醫藥的原研藥拜瑞妥占據中國市場。2020年,該藥合計全球銷售額超過70億元,在我國,利伐沙班2019年合計銷售額超過28億元,據中康CMH數據顯示,2020年前三季度在公立醫院中,利伐沙班的原研藥-拜瑞妥銷售額達25億元。

            一名不愿具名的藥企銷售經理告訴健康時報記者,從前幾批國家集采結果來看,往往是價低者中標,這方面國產仿制藥具有價格優勢。我們企業的利伐沙班國內過評,雖然這一品種競爭很激烈,我們也做好打“價格戰”的準備。

            李彥認為,雖然利伐沙班很多企業競爭,但匯倫產品入局,也會給投資方新天制藥帶來利好,如果中標,新天業績就會增高。這一利好消息足以讓新天股票上漲了。

            最大亮點:注射類藥物占據“半壁江山”

            根據國家組織藥品聯合采購辦公室發布的《通知》,5月12日前,各地完成準備工作,預計6月份開始第五批集采。本批集采較第四批集采僅過去72天,集采工作進一步提速,集采常態化趨勢明顯。

            中國醫藥商業協會常務副秘書長解奕炯告訴健康時報記者,第五批集采涉及藥品非常多,參與品種60多個、品規200多個,遠遠多于第四批集采數量。第五批集采比以往集采規模都大,臨床上常用的抗感染藥、抗腫瘤藥物等均在本批集采覆蓋范圍。據不完全統計,第五批集采市場規模將達500個億。

            “本批集采最大的亮點可以說是注射液。”解奕炯激動地告訴記者。注射劑品種將成為繼口服藥、冠脈支架之后,帶量采購的主力,可以預見的是,注射液企業將迎來國家集中帶量采購的“靈魂砍價”。

            因為與口服制劑不同,注射劑的銷售渠道基本都在醫療機構,一旦無緣參與集采,那意味著基本失去賴以生存的市場,這也決定了注射劑集中帶量采購的競爭將比口服制劑更為激烈,而產品集采中標后,其降價幅度可能要比口服制劑更大,對企業帶來相當大的挑戰。

            第四批集采中,注射液是首次被納入,雖然僅有8個品種,但藥品價格降幅達90%。如氨溴索注射劑藥價降幅達93%。帕瑞昔布注射劑注射液藥價降幅達94%。而在本批集采中,60多個品種,注射劑占30個。

            而且,第五批集采中所涉及的注射劑,許多品種為銷售額超10億元的大品種,包括阿奇霉素、頭孢呋辛、吉西他濱及紫杉醇等。

            重構格局:仿制藥將大規模替換原研藥

            從前幾批集采的結果來看,最大的成績就是藥價大幅度下降,惠及患者。不過,在業內人士解奕炯看來,集采常態化帶來的更多是重構醫藥行業的格局。未來將有越來越多的仿制藥代替原研藥,為國產藥物帶來機會。

            在本批集采中,參評品種最多的企業非中國生物制藥(正大晴天)莫屬。該企業的創新多為具有跟隨屬性的“me-too”、“me-better”,這一策略適應中國“量大價低”的市場。該企業研報顯示,2019-2020年是公司受集采降價壓力最大的時期,隨著大品種降價等不利因素的消化,和后續重磅仿制藥和創新藥的持續上市放量,公司業績增長動力十足。

            解奕炯介紹,通過前幾批集采成功經驗來看,對于藥企來說,參與集采不僅提高藥企的產能利用率還能提高產品的規模效應,可以有效降低產品公攤費用。

            在第五批集采中,越來越多的中小仿制藥企業入局。比如在2019年“4+7”帶量采購時,阿法骨化醇僅僅有兩家企業競標,雖然國產仿制藥報價比原藥藥企價格低1分,但卻比全國最低價高100%。最終導致該品種流標。

            而在今年第五批集采中,阿法骨化醇過評競爭企業有7家,分別是重慶藥友制藥、昆明貝克諾頓、正大制藥(青島)、梯瓦制藥、利奧制藥、Maruko、帝人等,更多的國產仿制藥企業入局競標,將減少流標的可能。

            不過,對于仿制藥企業來說集采也是挑戰與機會并存。解奕炯認為,在集采中,競標企業越多的藥品品種,往往降價幅度也越大。相對仿制藥而言,國產原研藥在集采中由于競品較少,相對優勢比較明顯。換個角度看,這也刺激國內企業增加研發投入與原研藥的開發和利用。(王振雅)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