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京報
記者 胡萌
歷時兩年,樂視網造假處罰結果終于落地,賈躍亭終身禁入證券市場!
歷時兩年,樂視網造假處罰結果終于落地。這家被劉姝威公開質疑也曾經公開回懟劉姝威“落伍”的公司終于還是被認定連續十年財務造假,賈躍亭、楊麗杰等多位高管給予處罰。
4月13日,證監會對賈躍亭、楊麗杰在內的5名責任主體發布市場禁入決定書,決定書顯示,樂視網高管賈躍亭、楊麗杰違法情節特別嚴重,對二人采取終身證券市場禁入措施;其他三人違法情節較為嚴重,對其分別采取8-10年的證券市場禁入措施。
就在前一天,樂視網3發布公告稱于收到證監會北京監管局送達的《行政處罰決定書》,樂視網因2007年-2016年連續10年財務造假,對樂視網合計罰款2.4億元,賈躍亭作為實際控制人也被處以2.4億元罰款。
值得注意的是,在樂視網上市發行的背后,樂視網多次更換審計機構,10年內5家審計機構可謂“踩雷”。
據了解,此次監管對于樂視網及賈躍亭的大額罰款主要針對于其2016年非公開發行欺詐發行行為。彼時,主承銷商、保薦機構是中德證券,聯席主承銷商為中泰證券,發行人律師為北京市金杜律師事務所,審計機構涉及華普天健會計師事務所和信永中和會計師事務所。
1
連續10年財務造假
樂視網及賈躍亭分別被罰2.41億
2019年4月,樂視網及第一大股東賈躍亭因涉嫌信披違法違規被證監會立案調查。彼時通知書中,并未披露樂視網信披違法、欺詐發行的詳情,也未披露除賈躍亭以外的具體責任人員名單。
時隔兩年,目前已轉板至新三板的樂視網發布公告稱收到證監會北京監管局送達的《行政處罰決定書》。這一決定書再次將樂視網及賈躍亭放在“聚光燈”下,樂視網造假細節和具體的處罰結果也一并揭曉。
決定書顯示,通過對樂視網信息披露違法、欺詐發行行為進行立案調查、審理,經查明,樂視網、賈躍亭等存在5大違法事實:
一是樂視網于 2007 年至 2016 年財務造假,其報送、披露的申請IPO相關文件及 2010 年至 2016 年年報存在虛假記載;
二是樂視網未按規定披露關聯交易;
三是樂視網未披露為樂視控股等公司提供擔保事項;
四是樂視網未如實披露賈某芳、賈躍亭向上市公司履行借款承諾的情況;
五是樂視網2016 年非公開發行股票行為構成欺詐發行。
決定書顯示,針對前四大違法事實,根據《證券法》第一百九十三條的規定,對樂視網責令改正,給予警告,并處以 60 萬元罰款;對賈躍亭、楊麗杰等多位高管給予警告,并分別處以罰款。
針對 2016 年樂視網非公開發行欺詐發行行為,根據《證券法》第一百八十九條的規定,對樂視網處以募集資金5%即 2.4 億元罰款;對賈躍亭等人分別處以罰款,其中賈躍亭作為樂視網實際控制人,對其處以 2.4 億元罰款。
2
10年內換5家審計機構
涉及華普天健、立信、信永中和
有的會計師之前已被市場禁入
審計機構作為資本市場的“守門人”,在樂視網上市、發行的過程中,哪些審計機構踩雷了?
貝殼財經記者發現,樂視網于2010年8月登陸創業板。其招股書顯示,利安達會計師事務所作為審計機構,對其2007 年、2008 年和 2009 年的母公司及合并的報表進行了審計,并出具了標準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
貝殼財經記者發現,樂視網IPO的審計注冊會計師溫京輝于2014年、2015年被證監會兩度合計采取15年證券市場禁入措施,在禁入期間內,不得從事證券業務或者擔任上市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職務。
剛剛上市發行成功的樂視網很快就“甩掉”了利安達。同年11月,樂視網改聘華普天健會計師事務所作為審計機構。這一聘任就是5年,樂視網上市后的2010年至2014年的財務報表均為華普天健審計,均出具了標準無保留意見報告,李曉剛、高屹等注冊會計師作為簽字審計會計師。
2016年2月,樂視網再次發布公告稱,為更好適應公司未來業務發展需要,公司決定更換會計師事務所為信永中和會計師事務所,同時聘請信永中和作為公司2015年年度審計機構。
值得注意的是,剛剛變更會計師事務所一個多月,樂視網就發布了其2015年的審計報告,信永中和注冊會計師常曉波、白西敏認為,樂視網公司財務報表公允反映了樂視網公司2015年的財務狀況以及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
2015年也是樂視網從神壇衰落的開始,彼時,劉姝威公開質疑樂視網的燒錢模式,以及其持續經營狀況出現問題。2016年下半年,賈躍亭發布內部信,引爆了樂視債務危機。
隨后,樂視網再次發布變更會計師事務所的公告,考慮公司業務發展和未來審計的需要,擬聘請立信會計師事務所擔任公司2017年度審計機構,聘期為一年。對此,立信注冊會計師廖家河、叢存對樂視網2017年年報發表“無法表示意見”。
立信表示,我們不對后附的樂視網財務報表發表審計意見。由于“形成無法表示意見的基礎”部分所述事項的重要性,我們無法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以作為對財務報表發表審計意見的基礎。
針對樂視網2018年年報,立信給予了保留意見。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12月,樂視網再次更換會計師事務所為大華會計師事務所。彼時,樂視網發布公告稱,“公司收到大華會計師事務所的《函》,獲悉立信原負責貴公司審計業務的團隊整體轉入大華,該業務團隊執行的相關審計業務項目一并由大華承接。”
大華事務所對樂視網2019年財務報告出具了帶強調事項段的保留意見審計報告,其認為樂視網持續經營能力存在重大不確定性,財務報表沒有對樂視網如何消除對持續經營的重大疑慮作出充分披露。
3
樂視網財務造假處罰才剛開始
中介機構或難辭其咎 哪些或被罰
此次監管對于樂視網及賈躍亭的大額罰款主要針對于其2016年非公開發行欺詐行為,涉及諸多中介機構。
彼時,樂視募資主承銷商、保薦機構是中德證券,聯席主承銷商為中泰證券,發行人律師為北京市金杜律師事務所,審計機構、會計師事務所為華普天健會計師事務所、信永中和會計師事務所。
如今,伴隨著樂視網及賈躍亭等被處罰,這一財務造假案件可謂暫時告一段落。但是在樂視財務造假的背后,還涉及諸多中介機構,這些中介機構會被進一步追責嗎?
安杰律師事務所合伙人陸群威向貝殼財經記者表示,從北京證監局的調查結論和處罰決定來看,沒有對包括審計機構在內的中介機構在樂視網發行服務及年度審計中是否存在虛假披露作出認定,因此審計機構等中介是否會被追責還需要看后續監管機構的調查結論。
“從之前財務造假和欺詐發行案例來看,中介機構往往難辭其咎,存在故意配合造假、重大遺漏或者不勤勉盡責的問題,往往會同時處罰簽字人員,甚至處罰執業機構。”陸群威表示,樂視網年度審計機構和上市發行服務中介機構及其項目負責人員被后續調查或處罰是大概率事件。
不過陸群威認為,后續需要具體調查每家機構的審計工作底稿,明確其是否存在違法違規或者不盡職盡責的情況。“關鍵在于中介機構是否存在共同造假行為,如果只是因為沒有盡職盡責導致未發現造假事實,一般不會承擔大額責任。”
也許,針對樂視網財務造假案件的處罰才剛剛開始。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