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鐘南山院士說的“環境傳人”,老百姓要如何防?

            2020-12-20 11:02:12     來源:健康時報網

            “(新冠病毒)原來是人傳人,現在出現了一個新的課題,環境傳人。”12月19日,鐘南山院士提出,新冠病毒的環境傳播是新出現的課題,需要科學家尋找規律并研究預防措施。

            新冠又出現了新的傳播途徑了嗎?國家感染性疾病質量控制中心辦公室主任蔣榮猛接受新京報采訪時介紹說,“環境傳人”并不是新冠病毒新的傳播途徑,本質上就是物傳人。感染者污染了周邊的環境、物品,健康人接觸后就可能被傳染。

            國務院聯防聯控專家、中華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主任委員、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疾病科主任、國之名醫王貴強在接受健康時報記者采訪時曾指出,通過青島疫情,新冠病毒可以通過物傳人已經坐實了,第八版診療方案也強調了接觸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造成感染。尤其是要注意冷鏈物品,病毒在低溫下可以存活,已經在物品上分離出了病毒。

            近期,北京和成都疫情也曾通報環境樣本檢出陽性的情況:

            12月14日,朝陽區疾控中心接報1例核酸檢測陽性患者,對所居住環境酒店采樣,發現4件陽性樣本。

            12月18日,北京疫情發布會通報,新增一上述確診病例關聯病例,朝陽區發現該例關聯病例后,對漢庭酒店、員工宿舍和工作場所進行環境采樣,發現宿舍區21件樣本陽性。

            12月12日晚9時,成都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通報,自12月7日發現本地病例后,在環境和食品采樣檢測中,從病例使用過的物品、住家及周邊環境中發現了15份陽性樣本。

            12月7日郫都區新增1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病例家的冰箱、門把手的核酸采樣檢測都為陽性。

            防“環境傳人”關鍵還在戴口罩、手衛生

            防范新冠病毒,要防人也要防物,但普通人也不用過于恐慌。王貴強解釋說,防范物傳人,目前有兩個工作是特別重要的,一是物品的監控,現在海關已經在做這方面的工作了,另一個是從業人員的篩查,現在國家也在開展相關的工作。

            “現在物傳人,我們還是強調戴口罩、手衛生,是最有效的防范手段,尤其手衛生更是重要。”王貴強指出,家庭一定要做好手衛生,勤洗手,因為手本身就是一個各種病毒傳染的來源。

            “洗手的重要性,我深有體會,我就是做傳染病工作的,一生中無數次的接觸感染源,甚至很多是很烈性的,現在我80多歲了,我預防感染的方法,排第一位的就是洗手。”原國家衛生部副部長、中國醫師協會名譽會長殷大奎也對健康時報記者強調了洗手的重要性,大多數傳染病都和手衛生有關系。認真洗手和不認真洗手,對疾病的防治效果不一樣。

            國家衛健委規劃發展與信息化司副司長、健康中國行動推進委員會辦公室宣傳組組長盧春山也指出,秋冬季節新冠病毒又到了活躍期,疫情的長期性、復雜性、不確定性沒有變,守住疫情防控一線,手衛生是防治感染的重要措施。(荊雪濤整理)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