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31日,以“重啟美好生活”為主題的中國社會企業與影響力投資論壇(以下簡稱“社企論壇”)2020年會在北京成功舉辦。年會采取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由兩場主論壇、十場分論壇、兩場路演、一場頒獎典禮和向光晚宴四部分構成,來自全球的學界、商界、投資界、公益界等不同領域的專家和實踐者圍繞主題進行了深入碰撞和交流。開幕論壇采用線上會議的方式,由全球善學研究發起人何日生主持。閉幕論壇在北京線下舉行,由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公共和公益事務部總經理、社企論壇副理事長慕林杉主持。百度、鳳凰網、新浪網等24個網絡平臺聯合直播年會盛況,總計超過350萬人次在線觀看。
中國社會企業與影響力投資論壇2020年會閉幕論壇現場
社企論壇第六屆聯席輪值主席、理事、北京樂平公益基金會聯合創始人首席執行官沈東曙,社企論壇第六屆聯席輪值主席、金沙江創投董事總經理丁健,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國別副代表戴文德,長江商學院創辦院長、中國商業與全球化教授項兵,互惠經濟學創始人兼執行董事、瑪氏公司前首席經濟學家Bruno Roche,阿里巴巴政策研究室主任朱衛國,全球影響力投資教父Jed Emerson,社企論壇名譽理事長、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影響力目標指導委員會成員、UNDP在華特別顧問、深圳國際公益學院董事會主席、招商銀行原行長馬蔚華,華大集團執行董事、執行副總裁朱巖梅,達能大中華區副總裁兼總秘書長、全球消費品論壇中國可持續發展聯合主席吳俊財 James Ng,社企論壇榮譽理事、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影響力目標指導委員會委員、南都公益基金會理事長徐永光,國家大劇院音樂藝術總監、全球華人樂團藝術總監兼團長、全球華人藝術發展基金發起人呂嘉,北京大學講席教授、前沿交叉學科研究院執行院長湯超,西湖教育基金會執行副理事長、中國慈善聯合會副會長陳越光,阿拉善SEE生態協會會長、武漢當代科技產業集團董事長艾路明等多位重量級嘉賓在年會上致辭和發表演講。
跨界聯合,重啟美好生活
沈東曙和丁健分別作為本屆年會的聯席主席發表致辭。沈東曙表示,此次新冠病毒疫情給正常生活秩序帶來了很多影響,但也給人們帶來更多的反思。“重啟美好生活”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基礎連接,既能產生新的動能,又能更好地促進經濟發展。
丁健強調,要從多個角度去考慮,一方面要考慮資本、科技到底在未來的社會企業和影響力投資方面應該起什么樣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要考慮政府、企業如何協調發揮各自的作用,才能夠真正帶來最好的效果和影響。
戴文德在致辭中表示,新冠病毒大流行的復蘇之路,應以清潔、綠色、健康、安全和更具韌性的方式重塑經濟,應該走上實現SDGs氣候目標的道路。我們必須優先考慮有助于綠色和韌性復蘇的投資,與SDGs有關聯的投資機遇和商機不計其數。他呼吁,“我們現在需要所有人加入進來——包括企業、第三部門和個人,只有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復原,建設一個包容、可持續的世界。”
社企論壇名譽理事長、UNDP在華特別顧問、深圳國際公益學院董事會主席馬蔚華主旨演講
項兵在主題為《企業社會及社會創新-思考與觀察》的演講中提到,隨著新自由主義經濟的局限不斷暴露,企業社會責任的界定與承擔越發重要。當前疫情導致社會問題進一步惡化,我們需要堅持人文關懷和長線觀,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堅持社會創新,為全球性社會問題提供中國解決方案。
Bruno Roche在主旨分享中認為,新冠疫情既是挑戰,又是系統變革的機遇。對企業領袖、投資者、學院管理者、政策制定者來說,應該積極對企業進行重新定位,構建雙贏互惠的創新模式。他強調,當一家企業投資于自身所處生態環境的自然資本、人力資本、社會資本時,不僅要從社會責任感角度更具影響力,更重要的是將在財務回報上取得更豐厚的成果。
阿里巴巴政策研究室主任朱衛國表示,數字技術和數字能力對于抗擊疫情發揮了讓人意想不到的作用。數字技術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意義上企業、市場和公共治理的邊界,催生了第三種制度樣式——數字平臺。數字平臺的超級鏈接進一步促進了更深層次的協作與治理。但他同時認為,技術的顛覆式發展帶來了繁榮,同時也帶來不平等以及對安全和倫理的焦慮,而我們的社會并未準備好應對由大數據、人工智能、機器人和其他數字技術營造的全新世界。全社會都要培育數據素養,提升數字責任,只有如此,社會才能形成真正的可持續發展。
年會還通過爐邊對話、圓桌論壇的形式,邀請了多位嘉賓共同探討在重啟美好生活的過程中,包括資本在內的社會各界可以發揮怎樣的作用,如何攜手應對后疫情時代新常態下的“危”與“機”。
Jed Emerson表示,在過去的30年間,越來越多的基金、投資策略和公司參與了影響力投資,通過影響力投資,得到的財務回報參差不齊,但同時也有不同類型的、可衡量的社會和環境影響力。影響力投資的本質是創造一個投資框架,在其中以誠信行事,保證不損害重要相關方的利益。
中國社會企業與影響力投資論壇理事長、南都公益基金會秘書長彭艷妮表示,首先要厘清每個界別的話語體系、關注重點和訴求。只有互相創造價值,才能產生合作。
老齡社會30人論壇發起人、盤古智庫老齡社會研究中心主任梁春曉認為,未來應該有個聚變式的發展,通過平臺來把現在已經在各個方面形成的專業的資源和專業的能力聚合起來。
綠動資本董事長、CEO白波強調了跨界人才的重要,需要跨界人才把跨界的力量、對跨界文化的理解結合起來,需要能夠理解各方力量的領導性的人物去推動,很多社會問題才能夠更有效地解決。
貝恩公司資深全球合伙人楊奕琦則認為,大家都需要跨界,并且要說同一種話語體系,在同一個層面上對概念進行定義,產生共同的認知,才可以真正做到跨界。
利和味道(青島)食品產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資深投資人王斌表示,在疫情期間有“危”也有“機”,但整體的感覺是正向的,大家都還是積極正向地去應對和解決,并且謀求新的發展思路。
中國社會企業與影響力投資論壇榮譽理事、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影響力目標指導委員會委員、南都公益基金會理事長徐永光總結發言
向光實踐,引領向善力量
馬蔚華在閉幕論壇上作了題為《中國社會企業應成為推動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力量》的主旨演講,表示,“當今世界正處在百年未有的大變局中,新一輪技術革命和產業變革快速興起,推動可持續發展面臨重要的歷史時期,中國的企業家已經走上了世界的舞臺,社會企業也正在成為中國企業家隊伍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中國的企業家、中國的社會企業應該成為推動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力量。我們共同努力,來實現全球的可持續發展,推動新的商業文明。“
吳俊財分享了在可持續發展社會創新中的達能模式。介紹了達能如何運用商業模式、品牌模式和信任模式逐步達成目標,并已慢慢形成了一個相對成熟的體系,希望能夠通過這個體系實現理想的人類健康和地球健康的企業愿景。“社會和經濟雙重責任支撐了達能成為世界500強的企業,成為食品領域最大的企業之一。”吳俊財說。
朱巖梅介紹了華大基因在抗疫中快速建設火眼實驗室的過程,通過猛犸公益基金會實施捐贈以及集團希望通過篩查逐步消滅唐氏綜合征、失聰、宮頸癌、腸癌等疾病的期望與努力。“社會企業已經不僅僅是一種企業存在的方式,今天的社會企業并不一定是賺完再捐,是可以成為一個新的組織形態,承擔很多政府、企業和NGO的功能。”朱巖梅強調。
此外,光盤打卡行動創始人柳濟琛,英德市碧鄉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電商部負責人梁鴻宇,起承文化創始人米成,浙江科茂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李金城,LinkedIn(領英)中國產品運營總監與校園品牌負責人陳怡靜,滴滴青桔高精度分體鎖項目負責人祝振江等六家向善企業通過TED式演講的方式,分享了各自在社會創新、商業向善上的實踐行動。
獎項升級,樹商業向善新典范
為了致敬向善力量,社企論壇在2020年7月8日開啟了2020向光獎的評選活動,共設立了社會企業獎、影響力投資獎、商業向善獎三大類別的獎項,今年還特別增設了年度研究獎和抗疫特別貢獻企業獎。
據介紹,本屆獎項共收到企業類獎項482份申請,研究類獎項29份申請、投資類獎項32份申請,歷時三個多月的時間,邀請了近80位跨界多元的評委深度參與,經過背景調查初審、線上材料評審、線上路演評審及終審等環節最終評選出獲獎者。
2020向光獎聯合主辦方代表、財新國際副主編黃山表示,作為媒體,他們將始終通過獨立、獨家、獨道的視角,去關注改變生活的趨勢。社會企業、影響力投資機構、商業向善企業在社企論壇的平臺上正在走向融合,向善企業發展的生態系統日漸發展。
2020向光獎-影響力投資獎聯合主辦方代表、創業邦副主編劉巖表示希望和社會各界同仁、合作伙伴一起挖掘一些優秀的影響力投資機構,為中國的商業進步、中國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貢獻一點的力量。
年會上頒發了年度社會企業TOP10、年度商業向善TOP10、年度影響力投資人TOP3、年度研究獎TOP3、年度研究特別獎、抗疫特別貢獻企業獎TOP10及組委會獎等獎項。
北京新素代科技有限公司(光盤打卡)、碳阻跡(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上海邦邦機器人有限公司、北京領英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平安普惠融資擔保有限公司、北京藍城兄弟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愛爾眼科醫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世紀長河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武漢當代科技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杭州數夢工場科技有限公司、深圳華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輝瑞投資有限公司、瑞銀集團、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校友總會、三位影響力投資人白波、應文祿、張向陽等五十余個企業、機構、和個人獲獎。
中國影響力投資網絡籌備會議、城市合伙人計劃啟動
為了進一步推動影響力投資在中國的發展,年會上還舉行了中國影響力投資網絡(China Impact Investing Network,CIIN)籌備會議啟動儀式。
“中國影響力投資網絡CIIN”由中國社會企業與影響力投資論壇于2020年8月正式發起,旨在通過樹立行業標準,搭建行業基礎設施,提升行業效率,擴大行業規模,打造健康發展的中國影響力投資生態系統。
“中國影響力投資網絡”成員體系將以各類資產所有者和管理者為中心,同時歡迎產業鏈各環節正在或計劃為影響力投資實踐者提供支持和服務的機構和個人加入。“中國肯定是未來影響力投資的巨大市場,今天我們非常有信心,我想中國影響力投資網絡一定會對促進中國影響力投資的發展,產生巨大的作用。”馬蔚華強調。
除此之外,社企論壇2020年會還正式啟動了城市合伙人計劃。計劃面向所有認同社企精神和商業向善理念的機構,在機構所在城市開展社企論壇城市延伸活動,通過品牌賦能、資源賦能、信息賦能、智庫賦能、媒體賦能和運營賦能的方式,搭建全國合作網絡,構建中國社會企業與影響力投資生態圈。經過社企論壇特聘專家委員會的評審,首批10家機構被遴選成為社企論壇2020城市合伙人。社企論壇總裁馬翔宇和彭艷妮為他們頒發了城市合伙人證牌。
“2020年注定在人類發展史當中留下沉重一筆,新冠疫情改變了每一個人,改變了世界,迄今為止我們還面臨著很多的困難、問題,甚至于風險,還有很多變數。但是唯一沒有改變的,甚至我們是懷著更加強烈的愿望,就是我們追求美好生活、重啟美好生活,這就是我們本次年會定題的原因。”徐永光在總結致辭中表示。
徐永光強調,社會企業、商業向善、科技賦能、影響力投資,已經從公益破圈到平臺融合,現在已經尋求到共識,這個共識就是我們一起努力,追求美好生活。 “天下同歸而殊途,一致而百慮。社會企業和影響力投資、商業向善、科技賦能,和黨的十九大提出的目標也是完全契合的,就是解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徐永光說。
年會最后進行了輪值主席交接儀式,老牛基金會成為社企論壇下一屆輪值主席。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