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我就退出家長群怎么了”:家長群是如何“變味”的?

            2020-11-02 11:45:09     來源:央視新聞

            近日,江蘇一家長

            在自己發布的短視頻中大呼:

            “我就退出家長群怎么了”

            從視頻內容來看

            這位家長認為

            老師要求家長批改作業、輔導功課

            使得自己承擔了老師應負的責任和工作

            視頻結尾處

            這位家長問道

            教是我教,改是我改

            之后還要昧著良心說老師辛苦了

            到底誰辛苦?

            江西一所學校三年級的家長群中

            老師甚至直接點名批評了

            幾名沒給孩子批改作業的家長

            家長群里出現的問題

            引發不少家長共鳴

            不敢屏蔽

            生怕錯過什么重要的消息

            可又會經常收到一大堆沒用的消息

            看也不是

            不看也不是

            本應是家校溝通的橋梁

            無形間成為“壓力群”

            壓垮成年人,只需一個家長群

            今年國慶前夕,一位孩子的爸爸在家長會突然情緒崩潰。

            因為他經常不回復家長群的消息,在被老師點名提醒后,突然失控。他邊哭邊解釋,自己加班、開會又要盯著孩子,怎么看得過來……

            對于這位爸爸的情緒失控,家長紛紛表示:特別理解。

            “本來上班的壓力就很大,手機上還得看看老師又發了什么通知。晚一點回復,就會被老師點名,每天下了班還要看著孩子做作業。有時候顧不過來,就被說成不關心小孩,是挺委屈的。”

            10月13日,浙江還有一所學校,為了迎接檢查進行大掃除,要求家長自愿參加打掃。

            一位家長因沒看到群通知,沒有參加打掃,被老師要求面談,并被指責不尊重集體和老師。

            這并不是個案。

            不少家長反映,自己不光要打掃教室還要去學校食堂幫忙打飯。

            家長群是如何“變味”的?

            原本,家長群是為了方便老師和家長間的溝通,但之后卻演變為“夸夸群”。

            家長們為了替孩子在老師面前博得好印象,開啟稱贊、感恩模式。群組內甚至會出現“爭寵”、炫富、爭吵、辱罵等行為……

            由此,家長群也開始慢慢變了味。

            老師的壓力同樣不小

            不光家長抱怨,老師同樣對家長群有諸多不滿。

            有老師甚至感慨:自從進了微信群,每天都是家長會!

            北京一所中學的劉老師稱,在班級家長群中,發一條學校通知,家長就“轟炸式”回復。

            劉老師一方面感謝家長對自己工作的支持,但另一方面也很苦惱,“這樣回復,容易讓后來的家長看不到重要信息。”

            因手機總有點不完的未讀信息,劉老師感覺自己對手機產生了“恐懼”。

            南昌市一所幼兒園的陳老師,每天花費精力最多的事情就是追著孩子們拍攝短視頻。

            “從孩子進園到放學,從教室里到教室外,我幾乎是跟蹤拍攝,一天要在家長群發至少10個短視頻,讓家長們知道自己孩子在幼兒園里的情況。”

            如何還原家長群“本來模樣”

            為了避免家長與老師的雙重苦惱。不少地方學校都開始“自立規矩”。

            如,班主任在群里規定,群內只發學校公告和班級通知,絕不就個別學生情況在群里做任何討論。

            大連一幼兒園更為明確,直接在家長群中設立9條規定,其中明確了老師和家庭溝通的時間,并特別說明,切忌在群中發送奉承拍馬的內容。

            明確禁止家長批改作業

            10月26日,太原教育局還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做好中小學生減負工作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意見》共有20條重點舉措,從規范中小學生作業管理、推進課后托管服務、促進教師回歸教書育人主業、推進教育管理機制改革等工作上全面發力。

            20條舉措中,規范中小學生作業管理的就有8條。其中就明確指出,嚴禁要求家長批改作業、打掃教室衛生、點贊轉發各類信息等。

            實際上,家長群本身只是服務老師與家長溝通的方式之一,但這并不是唯一有效的方式,校方也在探索,如統一用企業微信把通知發到家長微信上,避免接收信息端口太多等問題。

            但不管怎樣,家長和學校雙方還是應該互相理解,畢竟,教育永遠離不開兩者的緊密配合。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