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我國科學家研究量子精密測量獲重要進展

            2020-10-20 08:08:59     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合肥10月19日電(記者徐海濤)高質量的光子源是量子技術的關鍵器件,近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陸朝陽等人與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等機構的學者合作,在同時具備高純度、高效率的單光子源器件上觀察到強度壓縮,為實現基于單光子源的量子精密測量奠定了基礎。國際權威學術期刊《物理評論快報》日前發表了該成果。

            當代量子應用研究主要分為量子通信、量子計算和量子精密測量三大領域,單光子源不僅可以用于量子通信、量子計算研究,也是實現量子精密測量的重要資源。

            中科大科研團隊長期致力于發展高品質的單光子源,他們首創了脈沖共振熒光方法,利用微腔耦合提高單光子提取效率,通過雙色激發和極化腔方案解決了單光子由于極化損耗而至少損失50%的科學難題。

            近期,他們發展了高品質的單光子源,通過對共振熒光的直接測量,證明了0.59分貝的強度壓縮,在第一物鏡處的壓縮量達到3.29分貝。這是自2000年實現量子點單光子源后,國際學界通過20年的努力,首次在該體系直接觀測到強度壓縮。

            陸朝陽說,通過這項研究獲得了一個高品質的單光子源,它的強度被壓縮,可以作為一個更加精密的度量工具。

            據悉,他們的這一突破,為基于單光子源的無條件超越經典極限的精密測量奠定了科學基礎。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