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為了更好的明天——國慶中秋假期一線奮斗者掃描

            2020-10-04 08:36:51     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記者岳德亮

            錢詩雯是浙江省嘉興市南湖革命紀念館的講解員。國慶假期前兩天,她接待了好幾批“家庭團”,“大多是家長特意帶著孩子前來接受愛國主義教育的”。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中國革命歷史是最好的營養劑。”錢詩雯說,相較于書本讀物,實物、雕塑、油畫……這些更有視覺沖擊力。小朋友聽得認真,不時舉手提問,“共產黨員流血流汗的奮斗歷程,讓孩子們印象頗深。”

            憶往昔,看今朝,家國共圓,來之不易,是一代又一代奮斗者創新和奉獻的成果。

            10月1日7時50分左右,馮清振就來到了車間,和當值的工人們一起開始檢修自動化噴涂生產線設備。作為棟梁鋁業有限公司的設備總監,馮清振自1996年入職之后一直從事金屬材料工程師工作,國慶期間公司設備檢修由他全程負責。

            “擔了這份安全生產責任,就必須待在現場。”馮清振說,公司自動化噴涂生產線總共有8條,每條300余米長,“我在現場的話,處理得能快一點。”

            國慶假期,服裝廠已經在熱火朝天地準備下一年度春夏季的服裝,設計、打樣、生產,環環相扣。湖州市吳興區織里鎮米皇服飾公司工藝打樣師張文高,2002年就來到了織里,一直懷揣著工作的熱情和對生活的期待,奮斗在生產一線。“現在時間就是生命,放棄休息加班加點,不僅是為了企業,也是為家庭‘織就’更美好的明天。”

            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是時代賦予的新使命,也是一線工人們的奮斗新擔當。

            在杭州市余杭區的一個大型物流總部建設工地,中建三局一公司派出的項目工程部見習工長吳海洋,和工友代萬平等一批人都值守在崗。參加工作不久的吳海洋說:“雙節同至,普天同慶。作為一名青年黨員,努力上進,腳踏實地,才是現在我最該做的。”

            郭俊來自四川南充,今年跟著建筑公司到了紹興諸暨,在一個公路快速化改建工程項目上任鋼筋班大組長,也是“全能技工”。國慶中秋節當天,郭俊從5時左右起床,到22時左右下班,中間除了吃飯,基本沒怎么休息。“我21歲就跟鋼筋打交道,從最早的學徒到現在的大師傅,覺得生活明顯一天天變好。”

            與使命同呼吸,與時代共命運。每個堅守在重點工程施工現場的一線工作者,都由衷充滿著自豪。

            2日上午,寧波市奉化區供電公司員工董松銀來到金(華)甬(寧波)鐵路隧道施工現場檢查高壓箱變。有著豐富高壓作業經驗的董松銀今年56歲,習慣了節假日、休息天甚至半夜三更出勤。

            2022年,湖州市德清縣體育中心將承擔杭州亞運會男女排球項目小組賽部分賽事,這段時間部分場地正在進行有關的改造、改建。44歲的李升權來德清務工已經有20余年了,“雖然不能回家過節,但能參與到亞運會項目的建設,我感到十分自豪和光榮。”

            “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每個一線奮斗者心中都有著對美好的期待。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